昨日,本市遭遇空气重污染天气,自11时起,截至18时,空气质量持续维持在重度污染水平。北京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预报显示,昨夜受冷空气接近作用,本市扩散条件转为较有利,污染物浓度逐步下降,预计今天白天空气质量将恢复至1级优水平。
据悉,北京本轮PM2.5污染过程始于10月25日。截至昨日14时,累计轻度污染30小时,其中重度污染7小时,PM2.5峰值浓度为179微克/立方米。从区域来看,污染带几乎覆盖整个京津冀平原区,北京市污染水平在区域中偏重。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分析显示,10月23日,区域污染最先出现在河北中部、山东西部,南风下污染带北移,夜间京津冀中东部唐山、天津、保定、廊坊、石家庄达到3级轻度污染水平,其中廊坊短时达到4级中度污染。
10月24日夜间至25日上午,燕山-太行山前北起秦皇岛南至邢台一线城市均出现高浓度污染带,PM2.5浓度达到轻-中度污染,北京为良-轻度污染。10月25日白天,京津冀进入低压倒槽控制,区域污染向京津冀北部山前进一步辐合,位于燕山-太行山交汇处的北京更易发生污染汇聚,上午至中午PM2.5浓度由2级良快速升至4级中度污染,夜间进一步上升,在20至22时短时达到5级重度污染。
10月25日夜间至26日上午,北京市污染物浓度略有降低,基本维持在4级中度污染水平,中午前后再次升至5级重度污染。截至昨日18时,除延庆、密云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外,其他各区均达到重度污染水平。
此次污染过程是如何形成的?据悉,从气象条件看,持续偏南风,高饱和湿度,强逆温,气象条件极为不利,导致二次转化加快,PM2.5浓度快速抬升。具体来看,10月23日午后,区域转受均压场控制,偏南风作用为主,扩散条件转不利;夜间环渤海区域湿度水平明显上升,且存在明显逆温。10月24日早间,区域西北部受高压扰动作用,偏北风,扩散条件略有改善,但午后高压迅速转弱,近地面转偏东南风作用,扩散条件明显转差。10月25日早间,区域湿度接近饱和,能见度较差,出现大范围雾区,存在逆温,边界层降至300米,扩散条件持续不利,PM2.5进一步生成转化,下午至夜间稳定性增大,污染物浓度进一步上升。10月26日凌晨至上午,受东北部小扰动和东南部浓度较低的传输影响,污染物浓度短时下降,区域持续大雾天气。
从传输模型看,10月24日13时至26日14时,区域传输贡献77%,其中东南通道35%,西南通道18%,东南通道占据主导。从时间演变看,10月24日午后至10月25日上午,东南传输贡献突出,北京近周边东部城市贡献占大头;10月25日上午至傍晚的快速上升期,西南通道贡献突出,来自河北南部和河南的贡献较大;10月26日凌晨开始,东南通道再次占据主导,山东贡献凸显。
最新预报显示,10月26日夜间至10月27日凌晨,随着西北冷高压到来,扩散条件明显转好,北京空气质量将改善至优良水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