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吟(戏剧人)
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重点剧目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的话剧《大师与玛格丽特》,将在本周末(10月26、27日)登场。
《大师与玛格丽特》是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创作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它的出笼本身也很魔幻。
布尔加科夫是一个年少成名的作家。上世纪20年代他开始创作《大师与玛格丽特》(初稿名为《魔怪的故事》),写到第15章后,他自己把手稿全毁了。1929年,布尔加科夫开始重写《大师与玛格丽特》,1940年小说完成后他就去世了。可以说,布尔加科夫能活到1940年,完全是为了写完这部小说。
1966年,《大师与玛格丽特》开始在苏联出版删节版。苏联解体后,《大师与玛格丽特》成为研究苏联时期文艺状态的重要作品,并开始在全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大师与玛格丽特》多次被改编成戏剧,俄罗斯还有芭蕾舞剧,电影电视出现过多个版本。
这一次到北京演出的《大师与玛格丽特》,由俄罗斯戏剧最高奖——金面具奖获得者格利高里·科兹洛夫(曾执导《静静的顿河》)导演,演员则全部是戏剧学院共同学习四年的学生。他们从入学起就一起研究《大师与玛格丽特》,一起分析剧本、人物,把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故事编成几百个戏剧小品,最后调整合成这部长达10小时的话剧。
导演格利高里·科兹洛夫
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格里高利以他独特的戏剧理念,将《大师与玛格丽特》排演得自然流畅。一开始,美丽的叶莲娜在读《大师与玛格丽特》,书中人魔鬼沃兰德幕后插话,小说作者布尔加科夫幕后插话,很有戏剧感。
大师的声音:“你有三任妻子,第一任来自上帝,第二任来自人间,第三任来自魔鬼。”
这差不多就是布尔加科夫自己的一生经历。
表演开始了。剧情光怪陆离。撒旦化身德国教授沃兰德来到莫斯科,给“莫斯科文学会”带来很大影响,让莫斯科文学会的人认为自己的自由思想是不对的,应该统一。
舞台上还表演了约书亚(耶稣的化身)被罗马总督彼拉多审判并处以死刑的过程。
戏演到快一半,主人公大师才在一个精神病院里出现。大师没有名字,没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个奇才,什么都会,但他害怕被迫害,躲进了精神病院。
一些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人物或者传说中的人物,年龄相差上千年,他们在剧中相遇,彼此陌生又熟悉。因为演员表演的真实感强,交流默契,让观众相信这样不着边际的魔幻故事可能是发生过的事实。
一个留着络腮胡子头发蓬乱的人,竟然是一只叫河马的猫。这是一个全剧贯穿的人物,因为他是猫,有些现代人和古代人不能沟通的地方,他可以神奇地发挥作用。实在是魔幻。
在舞台上,小说作者布尔加科夫亲自出场,许多情节由他自己叙述。本来就很魔幻的历史人物和苏联上世纪20年代的人物交流就够魔幻的了,话剧《大师与玛格丽特》还又加上现在的小说作者。他距小说创作的年代又有一百年,一百年前布尔加科夫在小说中预料到的事,现在都发生了。
《大师与玛格丽特》中的演员个个有光彩。扮演玛格丽特的女演员克里斯蒂娜·库萨超漂亮,她在俄罗斯是很有名气的电影明星,大大的眼睛非常传神,令观众相信她第一眼看到大师就“来电”,后来甘愿为大师受苦牺牲是非常可爱可信的事情。大师和另一个主要人物沃兰德的扮演者则高大英俊,且都有一种古怪、神圣不可侵犯的范儿。
他们虽然年轻,但大多数参加过电影拍摄,表演经验非常丰富。28个演员,扮演了155个角色,每个人的可塑能力都极强,不用改变装束,凭人物的语言行动,你就能感觉到刚才的他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人物。
看过格利高里导演的《静静的顿河》的观众,一定对剧中的歌舞场面有印象。《大师与玛格丽特》中也有许多好看的歌舞场面,俄罗斯演员个个能歌善舞,舞台上的乐器演奏都由演员亲自完成,音乐响起、舞蹈跳起的时候,疯狂的节奏、激情的场面和生活化的自然真实表演形成鲜明的对照,戏剧性超强。10个小时的演出,观众并不觉得长。
想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前几年看俄罗斯马斯特卡雅剧院演出《静静的顿河》,就知道那个戏是戏剧学院同一个班级的同学表演的。俄罗斯彼得堡戏剧学院招收的这批学生,一入校就开始围绕一部小说学习分析文学作品、改编创作剧本、分析各种人物,训练台词和形体,根据剧中人物编排小品。最后毕业前,把这部文学名著排成一部大戏,同时成立一个剧院,一个班的同学基本都留在这个剧院里,常年在一起演出。
这一次的《大师与玛格丽特》同样是这样的办法。我觉得这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因为对这个戏超级期待,我事先得到了全剧演出的视频,却看了一个云山雾罩:故事太魔幻,人物太复杂。我不得不马上买来小说看,才得以初步明白什么叫“魔幻现实主义。”
但是我也不敢说我看懂了这个戏。《大师与玛格丽特》出版几十年,布尔加科夫到底写的是什么?俄罗斯现在还吵个不亦乐乎,我们岂能一下就看明白了?
没看小说,看一遍戏就能清楚整个故事,那人家怎么配叫“魔幻现实主义鼻祖”?
不明白不要紧,越不明白越要看。建议事先看看小说《大师与玛格丽特》,做点儿功课。
2024.10.21
供图/驱动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