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支持资本市场的新工具又有新进展,将带来怎样影响?
新华社 2024-10-18 19:44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18日,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又有新进展: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启动操作,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正式设立。

这两个新工具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为支持资本市场而创设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宣布创设到落地启动,多部门迅速响应推进实施的背后释放出什么信号?又将对资本市场带来怎样影响?

持续为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10月10日,我国首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落地,可接受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申报,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

短短几日后,中国人民银行18日宣布该互换便利启动操作,目前已有20家证券、基金公司获批参与工具操作,合计申请额度已超2000亿元,超过首期规模的四成。

这是一个什么工具?为何市场机构参与如此踊跃?

据介绍,该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也就是说,通过互换便利操作,证券、基金、保险公司可以将手里流动性较差的资产替换为国债、央票,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这相当于直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了流动性支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必要时需要央行进一步向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并统筹不同市场的流动性分布,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互换便利能大幅提升相关机构融资能力,获取的资金可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活跃资本市场。”万联证券研究所宏观首席分析师徐飞表示,互换便利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机构投资者资本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增强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

温彬认为,机构申请的2000亿元额度本质上是央行授信,是潜在的资金增量,机构不是一次性用完。这不仅有利于改善非银机构总体的流动性环境,还会持续为资本市场带来“活水”。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明确,互换便利期限不超过1年,可视情展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9月24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只要这个事儿做得好,第一期5000亿元,还可以再来5000亿元,甚至可以搞第三个5000亿元,我觉得都是可以的,是开放的。”

激发回购增持热情、提振市场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18日还宣布,正式推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

这又是一个维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新工具,而且具有特定的指向性。

根据通知,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分别支持其回购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金融机构可于下一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对于符合要求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可按贷款本金的100%提供再贷款支持。

在再贷款工具的低成本支持下,金融机构给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的贷款利率,原则上不超过2.25%。

“2.25%的贷款利率并不高,预计可以显著激发其回购增持热情。”徐飞表示,这一工具有利于提升优质公司在股票回购增持上的能力和动力,推动上市公司持续提高经营质量和投资价值,维护优质公司市值稳定,提升投资者回报。

哪些上市公司和股东符合新工具支持?根据相关规定,这些上市公司不是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而主要股东原则上为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近一年无重大违法行为……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明确,贷款资金坚持“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可见,防范风险仍是中国人民银行创设工具的重要考量因素。

再贷款工具涉及股票增持回购、银行发放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等多个环节。

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要求,申请贷款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应当开立单独的专用证券账户;金融机构要分别开立银行贷款专用账户和与前述专用证券账户对应的资金账户,监督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做到专款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在贷款全部清偿前,资金账户不允许支取现金或对外转账。

根据通知,21家金融机构按规定发放的股票回购增持贷款,若与“信贷资金不得流入股市”等相关监管规定不符的,豁免执行相关监管规定;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执行现行监管规定,严禁流入股市。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豁免之外的信贷资金严禁流入股市,可见金融监管的红线依然清晰。

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两项工具此时加速落地释放了哪些信号?

当下,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

18日潘功胜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这两项工具体现了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能的拓展和新探索。

“从宏观和深层次角度看,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是一个相互交织、互相作用的过程,估值修复有助于资本市场发挥投融资功能,阻断市场走弱与股权质押风险的负向循环,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改善社会预期,提振消费和投资需求。”潘功胜说。

7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一系列部署,其中明确提出“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

通过已公布的政策安排,不难看出这两项新工具是长期制度性安排,而非仅仅应对短期市场波动,对于资本市场的长远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项工具是完全基于市场化原则设计的,在国际上也有成功的实践。”潘功胜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与证监会合作,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探索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吴雨、任军、刘羽佳)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央行:适时推动支持资本市场工具扩面增量
第一财经 2025-01-23
央行、证监会联合召开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座谈会 进一步发挥政策工具稳定资本市场作用
上海证券报 2025-01-20
稳市场稳信心,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接续发力
证券日报 2025-01-16
证监会部署2025年资本市场五大工作重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1-14
550亿元!央行第二次互换便利操作快速落地 专家:真金白银支持资本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1-05
央行:用好用足支持资本市场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25-01-04
货币政策灵活精准 创新工具助推资本市场稳步向好
证券日报 2024-12-25
【新华解读】证监会部署新工作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新华财经 2024-12-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