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日报》消息,10月3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进入50天倒计时,海南省省长刘小明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委会主任”的身份,在三亚市调研运动会筹备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办。
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举办的首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刘小明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运动会全过程各方面,举全省之力把本届运动会办成高水平盛会。
时隔5年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最早举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
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53年11月8日至12日在天津市举办。
20世纪80年代,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委、国家民委确定了四年一届定期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赛事模式。
第二届至第十一届运动会举办的时间分别是:
1982年9月(内蒙古呼和浩特)、1986年8月(新疆乌鲁木齐)、1991年11月(广西南宁)、1995年11月(云南昆明)、1999年9月(北京)、2003年9月(宁夏银川)、2007年11月(广东广州)、2011年9月(贵州贵阳)、2015年8月(内蒙古鄂尔多斯)、2019年9月(河南郑州)。
根据报道,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原定于2023年举办,后推迟到2024年11月22日至30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全过程
刘小明指出,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运动会全过程各方面”“办成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的载体”。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各民族运动员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见证和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团结。数据显示,从1953年第一届至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赛人数从汉族、蒙古族、回族等13个民族近400人增加到了56个民族近万人。
本届运动会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举办的首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是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参赛队伍、竞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本次比赛项目分为竞赛项目和表演项目,其中竞赛项目有18项:
17个常设项目: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独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民族式摔跤、民族马术、民族健身操
1个增设项目:攀椰竞速
运动会比赛项目多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各民族生产生活和节庆活动演变而来。
比如,攀椰竞速源于海南各民族群众爬椰树摘椰子的生活劳作场景;回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木球由放牧时的“打篮子”“赶毛球”演变而来;独竹漂发源于贵州省北部赤水河流域的一种民间绝技,后逐渐发展为当地苗族等少数民族的娱乐、比赛项目;珍珠球起源于满族先人采珍珠的生产劳动。
需要说明的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
进入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
看国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深度前所未有,民族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如何顺应形势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仍需加强探索;看全球,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正在经历大调整、大分化、大重组,不确定、不稳定、难预料因素增多。
在这样的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在9月27日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举全省之力
据《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规定,全国民族运动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办。
申办条件包括:提供经费保障;比赛场馆和设施设备满足赛事组织需要;在接待、交通、安保、宣传等方面,具备承办全国性赛事活动的软硬件条件;重视开展群众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在最近的一个月内,海南省党政一把手先后调研运动会的筹备工作。
9月14日,海南省委书记冯飞在三亚调研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备工作,并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
冯飞指出,本届运动会是“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攻坚之年,是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成效、三亚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
他说,要“举全省之力办一届成功、圆满、精彩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10月3日,海南省省长刘小明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筹委会主任”的身份在三亚市调研运动会筹备情况。
刘小明前往三亚国际体育产业园体育场、三亚河亲水平台、运动会执委会红树林办公区综合指挥中心。
他查看了开闭幕式舞台搭建、排练演练,火炬点燃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民族大联欢等活动筹备情况,并看望慰问裁判员、运动员和演职人员等。
他重申,“举全省之力把本届运动会办成高水平盛会”。
资料|海南日报 海南新闻联播 央视 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孟亚旭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