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幅度超预期 美联储货币政策解读显分歧
新华社 2024-09-19 17:02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是美联储自2020年3月以来首次降息,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开启新一轮宽松周期。

分析人士指出,美联储没有实施25个基点的降息,而是降息50个基点,表明其对通胀下行趋势的信心,也凸显其对就业市场疲软的担忧。美联储此次大幅降息,能否稳住正在放缓的就业市场,化解美国经济所面临的潜在风险有待进一步观察。

降息是否延误引争议

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下调50个基点的决定表示,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行动”。他说,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并不认为降息行动慢了,反而认为这是及时的举措。此前,一些前美联储官员、经济学家曾呼吁美联储在7月的会议上就采取降息行动。

有分析认为,除非遇到重大经济危机,历史上美联储进入新降息周期时很少大幅降息50个基点。

晨星投资服务公司财富管理部门美洲区首席投资官菲利普·斯特雷尔表示,50个基点这种大幅降息通常出现在紧急情况下,比如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

在线经纪机构嘉盛集团全球研究团队主管马特·韦勒此前表示,美联储没有在7月降息是一个错误,而此后劳动力市场的持续恶化意味着美联储——一个本质上厌恶风险的机构——将选择“更安全”的50个基点降息,以期控制住新增就业持续放缓的风险。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瑞安·斯威特认为,尽管美联储不愿意承认政策错误,但决定在9月进行更大规模的降息很可能是由于发现自己落后于形势,是弥补没有在7月开始降息的失误。他表示,9月的决定是为了先发制人,增加美国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

还有观点认为,美联储延长等待事出有因。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巴里·博斯沃思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美联储之前延迟采取行动是因为他们等待了更久,要拿到经济放缓和通胀情况改善的“确凿证据”。

提振就业市场成焦点

无论如何,美联储大幅降息体现出行动的紧迫性。鲍威尔表示,各界可以将这次降息视为美联储承诺其不会落后于形势的信号。18日新闻发布会上的许多问题都集中在就业市场而非通胀上,这也体现出就业市场的疲弱迹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

美国劳工部8月发布的一份报告称,月度就业报告在截至3月的12个月内高估了就业增长,劳动力市场比预期更加疲软。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的平均每月就业增长明显低于今年早些时候水平,8月失业率也已达到近三年最高水平。

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学家迪恩·贝克此前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美联储有确保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两个职责,不能等到完全确定通胀回到目标水平才采取行动,它必须考虑到充分就业的职责。贝克表示,失业率已呈现上升之势,在今年余下时间有进一步上升的“真实风险”。

美联储当天发布的最新一期经济前景预期显示,美联储官员对今年底失业率的中位数预测值高于6月预测。美国《政治报》网站刊文指出,美联储采取大力度降息措施以保护疲软的就业市场,表明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的疲弱越来越感到担忧。

后续降息节奏受关注

鲍威尔在当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目前没有迹象表明美国经济下滑的可能性处于高位。

巴克莱资本证券公司执行董事伊曼纽尔·科认为,在首次降息后,经济增长反弹可能需要两三个季度,因而不能确定美国经济是否能避免衰退。

鲍威尔同时表示,不应该认为此次50个基点的降息是美联储新的降息节奏,美联储将谨慎地在每次会议上进行评估,并根据情况作出新的决定。

美国银行高级全球经济学家阿迪蒂亚·巴韦认为,虽然鲍威尔和美联储货币政策声明把风险描述为“平衡的”,“但我们继续预计就业市场数据将塑造未来降息的节奏和终点”。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此次降息距离美国总统选举不到两个月,其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也备受关注。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告诉新华社记者,两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哈里斯和前总统特朗普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解读美联储的举措,哈里斯会说经济正在好转,而特朗普则会说经济不好。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美联储超预期降息启动政策转向
经济日报 2024-09-20
美联储降息将至:降息幅度尚待观察,美元短期走弱概率较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8-26
超预期零售数据难撼“降息交易” 美联储9月转向板上钉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7-18
美国5月CPI数据超预期降温,美联储何时降息?丨火线解读
​第一财经 2024-06-13
6月降息柳暗花明?美联储决议:年内3次降息预期不变
​第一财经 2024-03-21
美联储暂停加息!降息通道何时开启?五大券商解读
中新经纬 2023-09-21
鲍威尔有望连任美联储主席 美联储货币政策将稳中求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1-11-24
美联储主席预期今年仍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
新华社 2021-04-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