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介绍,自2018年以来,开展了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和4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同时,指导地方普遍开展药品耗材省级集采或省际联盟采购,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局面。
5年多来,群众用药负担降低,用药可及性和质量提升。
比如乙肝抗病毒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集采前患者的年费用高达4000-5000元左右,集采后的年费用降到100-200元左右。医疗机构的临床研究表明,乙肝患者抗病毒的治疗率和规范性大幅提升。
再比如集采后胰岛素大幅降价,临床性能更好的三代胰岛素使用量占比从集采前的58%提到了70%以上。推动医药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集采重塑了我国医药行业的生态,也改变了医药行业的发展思路。集采前,医药企业重营销渠道的竞争,轻质量和研发;集采提供了公平竞争、阳光竞争的平台,让好产品通过集采迅速打开市场,从公开问询胸主动脉支架和其他药品耗材价格治理的情况来看,一些医药产品降价空间主要来自于压缩了流通环节费用,对生产研发企业的实际收益影响小。同时,腾出的费用空间用于创新药,更多企业关注的重点转向质量提升、规模生产和创新,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助推公立医疗机构回归公益性。
集采切断了药品、耗材流通过程中的灰色利益链,让医务人员的处方行为更加规范。如“药品滥用重灾区”抗生素的使用强度指标(DDDs)从2018年的37.8持续下降至2022年的33.8。集采配套政策也注重增加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阳光收入。按照政策规定,通过集采节约的医保资金,经考核后,按一定比例给医疗机构结余留用,相当一部分用于医务人员薪酬改革;一些地区开展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一些地区还开展了药学服务收费试点,体现医师、药师的技术劳务价值,这给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回归公益性创造了条件。
下一步,医保部门将大力推进医药集采扩面提质。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