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30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重点流域保护治理的进展情况。
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介绍,自从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来,我国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
近两年来,有关部门聚焦长江、黄河等重要流域干流和主要支流,重点湖泊,“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开展了地毯式摸排。目前,全国31个省份均已印发贯彻落实工作方案,地级城市全部制定实施排污口排查整治具体方案。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目前全国累计排查了56万公里河湖岸线,这都是一步一步用脚丈量出来的,查出入河排污口29万个,推动解决19.5万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
长江流域土著鱼类种群监测数量有所增加
去年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今天(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监测到的土著鱼类和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均有所增加。
一年多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在长江干流、主要支流和重点湖泊水库共设置了331个水生态监测点位,每年开展两次监测。并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地面观测等技术手段,分析研判水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通过监测发现,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已初步显现。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黄小赠:长江流域水质优良国控断面比例95.6%,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监测到土著鱼类227种,与2022年相比增加了34种;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14种,同比增加3种;刀鲚时隔30年,再次上溯到长江中游江段和洞庭湖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上升至1249头,与2017年相比增加了23.4%。2025年,我们将开展第一次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在长江试点基础上,将研究全国流域水生态监测评估方法,建立健全水生态标准规范。
文/记者 王晨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