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门头沟区的一名七十多岁老人外出后失去联系,家属找寻无果后,报警求助。公安、消防、民间救援队等联合在山中搜救数天后,终于发现了老人,将老人安全护送至山下就医。
患病老人出门遛弯走失
8月19日凌晨1时30分,门头沟区消防救援支队龙泉消防救援站接到报警,一名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于18日上午10时外出遛弯一直未归,因为担心老人会误入山林,老人家属向消防救援人员寻求帮助。
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禅房村与老人家属、警察会合。“我们见到老人家属时,家属说老人上午出门的时候没有任何异常,直到晚上,老人一直没回家,他们打电话又联系不上人才开始着急。”龙泉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牛孝雨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他们在询问后得知,报警之前,家属和警方查看过老人手机的定位,走失老人手机上装有定位软件,但有部分偏差,位置分别出现在禅房村和岭角村附近。
“老人早上是从岭角村出发的,如果不依靠交通工具,是无法到禅房村的。”牛孝雨说,考虑到定位存在偏差以及老人身体状况,消防救援人员和警察觉得,老人不可能独自到禅房村,于是一行人返回岭角村附近寻找老人。
经过一夜的寻找,老人家属、警察以及救援人员都没有发现老人。
三队人同时搜寻三天仍未找到老人
19日下午2时15分,龙泉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民间救援队、公安会和继续搜救。考虑到老人年岁已高,很难在未经开发的地带行动,因此,救援人员制定了新的搜救方案,将主要搜索目标放在岭角村附近的灵溪风景区。
搜救中,警犬在灵溪风景区一入口处有了反应,经过对景区人员的问询,救援人员得知前一天确有一名老人进入了景区,但始终未看到这名老人出景区。
得知这一情况后,救援人员立即决定进入景区的山中寻找老人。“分成了三组搜救,我们这一组是沿着景区栈道进山,然后再沿着河道下山的。”牛孝雨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4个多小时的寻找,三组搜救人员在集结点会合,经过沟通,三组救援人员都没有发现老人的踪迹。
20日上午8时35分,龙泉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继续进山寻找老人,搜救期间,天气骤变,突然降雨,救援人员在沿灵溪景区河道逐一排查至神龙泉时,路况恶劣,无法继续沿河道搜寻,改道走小路前行,回到景区主路继续寻找。下午2时25分,几组救援人员全部返回集合点,搜寻无果后结束了当天的搜救。
21日,救援人员又整理出三条新的搜寻路线,对山内人迹罕至的小路、果园、荒地、田埂等都仔细搜寻,同时对村后的梯田、村北的小路分别进行了仔细搜寻,但是依然没有找到老人。
被困老人在“盲区”被找到
22日搜救前,消防救援人员、民间救援队及警方在岭角村会合,复盘了前几日的搜救情况。“当地人在看了我们这几天的搜索路线后发现,有一条‘盲区’道路我们没有找。”龙泉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王斌亮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条“盲区”道路路况非常差,甚至看不出是一条路。
“当时能找的地方都已经找遍了,我们只能寄希望老人在这条路上了。”王斌亮说。
据王斌亮介绍,通向“盲区”的山路非常难走,遍地都是以前随山洪滚落下山的石头。“有的地方,救援人员需要靠‘翻’才能过去。”王斌亮说。
下午6时许,就在救援人员遇到“断头路”寻找前行的路线时,一声微弱的呼救声从附近传了出来。“最先听见呼救声的是我们一名在前面寻路的消防员,呼救的声音很小很微弱。”王斌亮说,听到声音后,他们赶紧去找人,终于在不远处找到了老人。
“我们检查后发现,老人除了手上破了点皮外,其他地方都没有伤到,但老人被困在山里4天,饥饿让她没有了行动能力。”王斌亮告诉北青报记者,找到老人后,家属也曾经问过老人怎么上的山,但是老人什么都想不起来,老人表示这几天之所以能生存下来,是靠喝山泉水支撑。
22日晚上9时许,老人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下山,转交给医护人员。经救护人员初步诊断,老人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目前,老人正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天琪
编辑/倪家宁
校对/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