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亦兵屡次红了眼眶,称“幸亏有音乐, 感恩二十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4 13:22

“希望我们今天晚上度过一个美好的、感恩的夜晚。”8月23日晚,朱亦兵大提琴组合二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上演,著名大提琴家朱亦兵携自己的近20名学生登台,以12首横跨中外,贯穿古今的作品,为广大室内乐爱好者带来一场艺术盛宴。在演出前后,朱亦兵无比感慨,屡次红了眼眶,“语言在这一刹那特别肤浅,幸亏有音乐,音乐是直击心灵的,独一无二不需要翻译的。感恩,二十年,我觉得不可思议。”

“我希望每个人都超越自我,成为无与伦比的自己”

朱亦兵大提琴乐团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第一支大提琴乐团,由国际大提琴演奏家、教育家朱亦兵创建。作为法国大师莫里斯·让德隆的关门弟子,朱亦兵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并成为中国⼤提琴界在重⼤国际⽐赛中获奖第⼀⼈。二十年间,朱亦兵带领其组建的大提琴乐团走遍祖国大江南北。

本场音乐会每首乐曲同样都承载着朱亦兵及乐团演奏家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尊重。在曲目编排上,他们精心挑选了那些能够深刻诠释音乐本质、展现团队协作极致难度的经典之作,跨越了二十年的时光,从奥芬巴赫轻盈曼妙的《波列罗舞曲》,到王立平笔下深邃细腻的《红楼梦组曲选段》,再到德沃夏克充满思乡之情的《自新大陆》,每一部作品都是音乐长河中璀璨的明珠。“重奏的奥妙在于多声部,而不是大齐奏,在这里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超越自我,成为无与伦比的自己。”朱亦兵表示。

特别是马勒的《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小柔版”,以12把大提琴的全新形式呈现,用拨弦的细腻代替竖琴的清越,展现大提琴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音乐会的尾声,朱亦兵选择了好友——德国大提琴家托马斯·米佛内,生前几周为他改编的大提琴重奏与室内乐合作的《月·亮了》,使得整场音乐会的意义得到进一步升华。在如潮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朱亦兵携演奏家们以一首柔情似水的《love me tender》返场,为演出画上了一个温馨的句号。

“每一扇门都有打开的方法 需要老师去发现”

成立二十年来,乐团演奏足迹遍布世界各大音乐厅,在国内数十个城市的六百多所社会机关及院校举办公益演出。目前,已出版大提琴八重奏《梦之旅》,大提琴四重奏《圣母颂》,纪念瓦格纳诞辰200周年的大提琴六重奏《瓦格纳盛宴》三张专辑。2016年起朱亦兵首创并举办多届的“超级大提琴”,更是中国第⼀个古典⾳乐狂欢节,同时也是亚洲最⼤的⼤提琴艺术节。本次演出汇集了近20位朱亦兵的学生,其中不乏大提琴演奏家董潇,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欧阳娜娜,中国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紫禁城四重奏成员李成,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琥珀四重奏成员杨一晨,杭州爱乐乐团大提琴首席翟慧莉等诸多大提琴演奏家。

谈及选择学生的标准,朱亦兵表示,“今天你们看到的是我这么多优秀的学生,但其实我还有很多其他的学生,我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没人要的学生,但我来者不拒,因为我认为教不好一个孩子,永远是老师的责任,因为每一扇门,永远都有办法打开,如果没有找到这个办法,那就是老师的失职,所以说,我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人。”

欧阳娜娜:“回到老师的怀抱 无比踏实”

学生们对于老师朱亦兵则是异口同声的用“气场强大”来形容。“在跟着朱老师学习的初期,他说我是最多的。”杨一晨表示,“大家都说朱老师很有压迫感,但我觉得他是有非常强大的气场,要适应享受这个气场是非常快乐的。跟朱老师学习的过程不是上课的过程,而是一起拉琴时完成的,随着技巧越来越成熟,我们能观察到的细节和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作为20年前就跟着朱亦兵拉大提琴重奏的第一批学生,翟慧莉表示,“跟朱老师学习会积累很多东西,他常常会冒出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朱亦兵学习的欧阳娜娜已经做了朱亦兵10年学生。10年当中她也涉足影视圈,逐渐风生水起。但在欧阳娜娜心里,回到老师的身边永远都是最自在踏实的,“我尝试了很多不一样的工作,更早的踏入社会,其他领域不像音乐世界这么安全和简单。每一次我从别的世界回到音乐的世界,回到朱老师的世界的时候,那都是我自己感觉最有光芒的时刻。”谈及此次重登古典音乐舞台,欧阳娜娜表示,“朱老师很郑重的跟我说,你必须得在,排练你也得在,我说我肯定会乖乖排练,会好好拉琴。我觉得在这个世界自己好像要掉下悬崖的时候,回到朱老师的怀抱,都是最安全的。重奏的时候,在师哥师姐包围着的音乐世界里,是能让我做回小孩的时候,所以在这个世界里我是最安全的、最踏实的,也是最开心的。”

朱亦兵大提琴乐团的二十年,也是为古典音乐普及而付出诸多努力的二十年,这与北京音乐厅的演出理念相辅相成。北京音乐厅总经理张艺林表示,“本次活动是一次以音乐为名的聚会,音乐厅特别邀请组合创始成员与新老朋友们一同亮相“打开音乐之门”全民美育系列之中,还在演出前日邀请到大提琴琴童现场观摩彩排,无论乐迷朋友还是初接触古典乐的朋友,都能近距离感受大提琴音乐的独特魅力与万千变化。”

摄影/罗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贺梦禹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