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刚来人世没多久就得了这种病,我能救他一命感觉做什么都值得……”8月22日,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浙江宁波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邱方杰仍在家里休养身体,他于8月19日在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功捐献16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三岁患儿送去生的希望。邱方杰成为宁波市第178例,浙江省第108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6年前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今年接到与患者匹配成功消息
今年35岁的邱方杰此前读大学期间参与过献血。当时是2008年,浙江大学大一学生邱方杰在学校献血时,医护人员问他愿不愿意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他没有多想就当场答应了,当时献了400毫升血。
当年的无意之举在16年后泛起涟漪。今年5月份,邱方杰接到了一通电话,告诉他2008年在中华骨髓库登记的信息,现在有人匹配上了,问他愿不愿意捐献。
邱方杰告诉北青报记者,“匹配上了就肯定要去捐,我认为若能救人一命自己会感觉很自豪。”
7月15日,邱方杰进行了高分辨采样和捐前体检。这时,他才告诉家里人自己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
邱方杰的妻子黄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他是在一个很平常的聊天状态下跟我说的,我一开始还不太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就上网查了一下,感觉也没什么大问题。而且主要是他自己的意愿,愿意去帮助别人的话,我和家人肯定是支持的。”
接到电话之后过去好几天都没有新的消息,邱方杰一度以为自己可能并不符合捐献标准。不过,7月23日,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他已经配型成功。三天后,邱方杰得知了捐献的具体时间。邱方杰告诉北青报记者,等待捐献期间他一直保持锻炼,控制体重,直到捐献前才停掉运动,防止过度疲劳或者受伤影响捐献。
捐献者曾有8年从警经历 如今有救人机会感觉很难得
8月15日,邱方杰在当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连续五天,每天早晚需注射动员剂。
8月19日上午9点开始捐献,邱方杰躺在床上,两条手臂插着针头,通过按压弹力球,他的血液从右臂静脉流出,经过机器分离提取后,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收集起来,剩余的血液则经由左臂静脉输回体内。经过两个半小时,邱方杰捐出了16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邱方杰告诉北青报记者,捐献的过程其实还是有点辛苦的。动员剂的副作用让他有点头痛,浑身酸痛。“因为受捐献者是一名儿童,体重较轻,相比成年人需要的造血干细胞没那么多。如果是一名成年人,则需要抽取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时间会更长。”
捐献过后,邱方杰表示身体有点虚弱,发低烧,但医生告诉他这是正常现象。目前,邱方杰在家休养。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邱方杰有八年的从警经历。邱方杰说,在派出所工作的几年,每年都会碰到小孩溺水的情况,有时民警赶到现场将人打捞出来但已经回天乏术。“现在有机会能救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这是很难得、很值得庆幸的事情。”邱方杰介绍,他目前在慈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匡堰所就职,经常参加志愿活动,捐献后单位领导也来探望了他。
受捐儿童患有罕见病 三口之家重拾直面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按照国际惯例,造血干细胞捐献一般采用“双盲原则”,捐受双方信息都要保密。供患双方若要见面,可在捐献满两年后,且患者健康状况良好时,供患双方才可提出申请,并接受评估。
虽然不知道受捐者的详细信息,邱方杰告诉北青报记者,8月12日,受捐者的父亲在孩子即将接受造血干细胞捐献时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大约三个月前,孩子被确诊为罕见病时,全家人一片茫然、手足无措,之后的几天,时间仿佛都凝固了……感谢您的无私捐献,让一个小朋友的人生就此发生转变,更让一个三口之家重拾直面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8月18日,邱方杰给受捐献儿童写了一封回信,信中有两句话:“缘分让我们知道了彼此的存在,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邱方杰说:“一个三岁的小朋友,还有孩子的父母,现在肯定正在经历一个人生中巨大的挑战。这封信伴随着我的造血干细胞,可以给他们正处于阴霾中的生活带来一缕阳光,也能鼓励他们不要放弃治疗。希望小朋友接受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后战胜病魔,开启新的人生。”
邱方杰和妻子黄女士如今已经有一个9岁的儿子,为人父母之后更能体会受捐方救治孩子的心情。黄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已经将丈夫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诉了儿子,孩子认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勇敢的人。
据中华骨髓库对外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总计3451788人份,捐献造血干细胞总计18134例(含境外383例)。2024年1-7月,捐献造血干细胞总计1426例(含境外9例),2024年7月单月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229例。
实习生 马少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王朝
校对/李建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