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春秋无边无际,至今还在路上 李敬泽历史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出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7 16:00

8月14日下午,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评论家李敬泽携最新历史随笔集《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做客思南文学之家,与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孙甘露,著名评论家、学者黄德海等展开分享对谈,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春秋之旅。分享会由出版人曹元勇主持。立秋后的上海依然高温弥漫,而活动现场读者们洋溢的热情比自然的气温更胜一筹。

《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着眼于《左传》《史记》《诗经》《论语》,以诙谐精准之笔对春秋典故予以解读和重构。“‘我’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去,在春秋战国几百年间漫游,有所见、有所思,有所笑、有所悲。”在那文明高度活跃、孕育着变革和新生的时代,圣贤、君子傲于世,英雄、奇人行于野,李敬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探索他们的抉择和命运。通过53篇随笔,本书提供了53条进入春秋的路径,充满自由感觉的语言使之成为孙甘露心中“一本应当放在床头,适于反复阅读,而非用于‘评论’的书”。曹元勇亦认为,这是一本随时随地可以读的书,其文字超越了一般的散文随笔,富有洞见,阅读中会有很多新的、闪光的发现。

春秋之旅,源于痴迷,引出光芒

《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的创作源于李敬泽对春秋的长久痴迷。年轻时的李敬泽闲来无事,曾抄写《汉书》《史记》,并将之翻译为现代汉语,由此打下了古典文学、“旧学”的扎实功底;《春秋左氏传》《论语》《孟子》,李敬泽至今仍反复阅读。这样的研习不是为了做学问或学习传统文化,而单纯是因为“有趣”。在李敬泽看来,春秋是离现在的中国人最遥远的时代,这不仅指时间意义上的距离,更是精神气象上的“相去甚远”——春秋之人,与影视作品中我们“熟悉”的明清时人迥然相异。“春秋的人真是中华文明的少年,血气方刚,不管是为善或者作恶,都有光芒。在春秋,找个猥琐的人不容易,找个油腻的人不容易,他们总有敞亮的少年气。在那样的少年气之下,我常常觉得他们像一群‘巨人’。”正因为这种“远”,李敬泽对春秋特别着迷。

对李敬泽而言,书写春秋时人的故事,就像一场回到春秋的时空之旅:“穿越回去,认识春秋时代的人,感受他们身上‘巨神’一样的性格,这是特别幸福的一件事。现代人,说老实话,心眼太多、太复杂,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油腻’。那么油腻的人,去理解春秋时人,其实是有难度的。这样的难度对于我们、对于我这样一个穿越者来说,特别具有冒险性,特别激动人心,是无比宝贵的经历。对我而言,春秋的旅程到现在还没有结束,我还得继续在春秋漫游。”

谈及本书的价值,黄德海引用了《论语》中子贡对老师孔子的形容:“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对于广大普通读者而言,春秋经典正如夫子之墙,不会轻易敞开大门,如不得法,无从一睹其中的宫室之美、百官之富。这些经典需要有人用现代的语言进行转化,稍稍降低“墙”的高度。《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所下的功夫正是如此,其中的文章如同一道道缝隙,引出“墙”内的光芒,让读者得以窥见经典的璀璨光辉。

春秋时人,无拘无束的血气,坚不可移的磊落

谈及阅读《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时的感受,黄德海说,自己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书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春秋像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在那时,什么都是新的,风、石头和椅子都还没有命名,做什么事都兴兴头头,这也是这本书的精神所在。黄德海将“血气”作为本书的关键词——“血气”一词,在古希腊意指人的血流动时的声音;血气会有各种变形,造就各具特色的性格形态。有血气的人,不以欲望法则和精于算计的逻辑建构自己的思维方式。喜欢春秋时代的人,正因为他们身上充盈的血气,他们还没有受到后世宋明理学那样“堂堂正正”的拘束,人人都有鲜活而鲜明的个性,呈现出一种“没有规矩”的缤纷多彩:“现代社会中,每个人被塑造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样子,而春秋路有53条,每一条都通往不同方向,每个人都走自己不同的路。正因如此,春秋之路才变得阡陌纵横、丰富美丽。”活得过于拘束的我们,有时也不妨像春秋之人那样,让自己的心灵更放松一点,让内在世界再开阔一点。

探讨春秋之人的精神,李敬泽说起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春秋》读者——关羽。关公这一千百年来始终受到中国人崇敬的神,为何在人们的想象中,“夜读《春秋》”成为其形象设置的基本情境?他为何要读《春秋》?在李敬泽看来,这或许是如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为了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春秋时代的人们,每个人身上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在今天看来荒谬、疯狂,但他们身上很少有“小”——小算计,为了小利益、小得失而无所不用其极。哪怕是庙堂上老谋深算、战场上狠辣无情的人,在另一些领域,他们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会为了君王或兄长的一句托付而以死相报。他们不是一根筋,可以极为聪明、极有行动力,但哪怕是穷途末路,他们也会绝对信守某些东西。这就是春秋之人,关羽读《春秋》所要学习的,古人想象这个情境所要领会的,或许就是这种叫作“磊落”的精神:“一个人的生命中肯定有很多目的想要达到,但在追求这些目的的过程中,一定要给自己留下一方不可玷污的东西,正如《大雅》中的诗句所言,‘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是否磊落,是生命有没有根基、气象的关键所在。春秋之人的磊落、大气象,对于现在的、后世的中国人都富有意义。”

春秋书写,攀登“杂文”高山,传承文明经典

谈起李敬泽的历史散文书写,黄德海说,大家私下里称之为“敬泽体”:“一个作家有了文体,才是属于文学界最大的创造。”曹元勇则以“妙文”“美文”加以概括。对此,李敬泽谦逊地连连道“不敢”,并坦言,他本不以一般意义上的“美”或者“不美”作为自己写作时的标准,而更愿以“杂文”形容自己的写作——书写历史随笔,底层的方法论,看古代、看古人、看经典的眼光,自己受到鲁迅先生《故事新编》,及其古典文学研究和古史书写的深刻影响。“我觉得鲁迅先生是汪洋大海,从中取其一瓢也够我写一本小书。”在李敬泽看来,鲁迅先生的杂文既是方法论,也是世界观,是其对于文章的艺术、对于文学的一种根本把握方式。李敬泽将鲁迅式的杂文作为写作理想,希望自己的书写能够达到鲁迅先生那样庞杂的、无所拘束把握世界的境界:“正因为他是那么高大的一座山,高山仰止,作为后学去攀上这座山,我觉得也是应该的。”

在孙甘露看来,《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一书将古人与今人对照,春秋时人是有趣的、有脾气的,这本书亦是一个有脾气的人的作品。这是一部在鲁迅先生的意义上“骂人”的书,针对的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处境、生活、心态,惟妙惟肖地描摹了人的那点“小心思”。讲古就会讲到人心、权谋,对此,中国人的老祖宗已经讲得十分透彻,本书将之囊括其中。此外,本书的写作虽然缘起“闲来无事,抄一抄读一读”,但它本质上并非消遣的书,而是有着非常复杂、深度的寓意。书中探讨的问题,事关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找到处理当今中国人精神上所面临的问题的路径,这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总结《我在春秋遇见的人和神》一书,孙甘露认为,其最可贵之处在于将最重要的道理用最朴素的话讲了出来。“在中国古代经典面前,任何搔首弄姿都是非常可笑的。”李敬泽的讲述从来不是故作姿态,而是“闲人之说”:圣人通过“做”为未来之人建立一个典范,“闲人”则述说圣人所做之事,通过“说”为后世树立一个榜样。在这个讲述的过程中,圣人的言行、留下的经典被传承了下来,这一传递内在于文明的结构之中,正是文明的本质性内容。本书的写作即包含了这样的意味,李敬泽“闲来无事”的书写,本身即构成了传统的一部分。

文/易肖奇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对谈|越i越e,越重越飞翔——从《青鸟故事集》到《空山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2
讲座|世界太大了,我们要低声地诉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赏读|“作家中的考古者”李敬泽演讲初次结集 听天地和生命的“响”与“不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10
文学|黄河边的时空对话 ——李敬泽行走之书《上河记》分享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3
赏读|李敬泽:那座跳伞塔,它还在吗?
北京文学 2024-03-10
艺术|叶锦添首部自传性摄影随笔集 跨度近四十年,百余幅代表作首度呈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6
李敬泽:诗歌、典籍最本质的精髓,依然引领着我们
封面新闻 2023-12-10
杨庆祥文学随笔集《一种模仿的精神生活》研讨在京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