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是大多数中小学生最快乐的时光。城市的孩子,有的参加夏令营活动,有的外出游学。乡村孩子的暑期生活,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最近,笔者在老家小住几日,发现现在乡村经济发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比较重视子女教育方面的投入。一些条件好的搬迁到城市里,留守家乡的家庭,也普遍利用周末和暑假的时间,让孩子到培训机构短期学习。
与此同时,不应忽视暑假期间乡村中小学生的另一种情况:不少孩子没事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有的看书学习,但更多的是拿着手机不停地刷短视频。机不离手,成了不少孩子的日常生活。
不少家庭在子女投资方面,喜欢跟街坊邻居“对标”。邻居家孩子的手机牌子拉高了档次,如果不让自家孩子“同步发展”,就好像亏欠了他似的。至于满足孩子的任性消费之后,如何限制他们的手机使用,基本上就是唠叨一下。等期末看到成绩单不理想时,再批评一下孩子贪玩手机的事情。一旦孩子养成了玩手机的习惯,单靠到培训机构补补课,效果是否明显,相信考试成绩本身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中央制定的乡村振兴战略中,包含了人才振兴和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热爱乡村建设的有志之士扎根乡村,另一方面更需要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这样的培养,除了提高乡村学校教育的办学质量外,还需要每个家庭重视子女教育,通过家庭教育系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加大对子女教育的有形投入外,还要重视无形的投入,即重视家庭教育文化建设,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兴旺,乡村振兴才有希望,重视乡村家庭子女教育,需要形成这方面的共识。
在这方面,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家喻户晓的孟母三迁故事,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我国的家书文化传统,也是书香门第家庭的子女教育形式。
当代的乡村家庭子女教育,效仿孟母的做法,经济实力有了,到城市置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这样的做法属于形式上的重视。重视乡村家庭子女教育,显然不是家长们由着孩子的性子为其购置电脑、手机,就算尽到了子女教育的义务。在互联网时代,大力培育家庭教育文化,应该是乡村家庭子女教育的根本之路。
乡村家庭子女教育,需要品德教育奠基。当代社会,对孩子考试成绩的看重,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受这种心理影响,只要考试成绩好,就可以遮蔽掉孩子身上的其他缺点。考试成绩是动态的课程学习的考查结果,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而品德才是孩子人生中真正的“不动产”。品德方面的知识学习,主要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品德教育的实践却始于家庭生活。
一个家庭的道德秩序,培育着孩子的道德思维方式,调节着他们的言行举止。家里成年人的道德观念,启蒙着孩子的道德意向,只有具备了足够量的道德意识,他们的行为才可以端正。因此,品德教育是家庭子女教育的核心,一个孩子长大后是否有责任感,是否敢于担当,关键在于家庭在品德教育方面的功课做得是否到位。
乡村家庭子女教育,需要关心学业内涵。重视孩子的学业,分数只是外在的,家庭的责任在于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电脑、手机等只是硬件方面的条件。在软件方面,需要家长在勤学好问方面给孩子做示范。如果家庭的学习氛围营造好了,家里的成年人平时喜欢阅读,孩子自然会模仿他们的学习行为。
相反,如果家长天天在玩手机刷短视频,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架不住网络游戏和短视频的诱惑,他们的学业必然受到影响。学业的水平,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事业水准,由此也可见学业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程度。
乡村家庭子女教育,需要培养劳动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批评有的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现在,乡村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问题恐怕仍然很突出。要让孩子从小学干家务活,引导他们愿意干家务活,而不能从小就习惯于当“甩手小掌柜”。
不少乡村家庭的孩子,读到初中了,还不会收拾自己的床铺,更不说要主动打扫家里的卫生了。如果没有良好的劳动观念,进入职场后,孩子们如何能勤奋工作呢?
爱孩子乃人之天性,爱要有方,让孩子在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爱之余,更要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成为服务社会的可塑之才。在这方面,乡村家庭子女教育大有可为。
文/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