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区八十亩地村葡萄园旁,由中铁六局承建的房山国际葡萄酒小镇一期项目近日顺利完工。
国际葡萄酒小镇一期项目作为中法国家级合作项目,被列为北京市和房山区重点工程,也是落实房山区“三区一节点”功能定位,带动全区红酒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项目包含1#博览馆、2#企业馆及地下车库三部分,总建筑面积28124平方米。不同于普通房建工程,博览馆造型独特,注重建筑与自然融合共生,主体为钢结构+钢筋桁架楼承板,结构外立面全部采用石材幕墙及玻璃幕墙,涉及土建结构、钢结构、幕墙、装饰装修、机电安装等房建工程的几乎全部领域,工艺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打标靶 放线复核分毫不差
本工程于2022年5月正式开工,首先进行的就是地下基础结构的施工。地下车库建筑面积8400余平方米,基础为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防水底板。“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基础结构复杂多样,其中不同截面独立基础类型多达15种,不同结构标高筏板7种,结构底板降板截面多达14种,为测量放线及施工生产带来了极大难度。”项目总工程师魏剑波介绍道。
项目部通过配置专业测量人员,全过程盯控测量,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偏差,并进行纠正;通过设置两组测量人员、仪器和计算资料,多次进行交替换手复核,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组织技术攻坚小组,深入分析研究图纸,准确理解设计意图,提前预判可能遇到的施工难题,避免返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努力下,博览馆于2022年9月6日完成地下结构施工,顺利冲出“正负零”,为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拼积木 精准吊装钢筋铁骨
“博览馆的主体钢构件多达3722个,均采用高强螺栓连接,容许误差不能超过6毫米。”项目工程部长常晶说到,“每个螺栓孔的位置不能有丝毫错位,尤其是在最为密集的区域,每1000平米内多达600个小构件,安装工艺复杂、吊装定位难,更是增加了施工难度。”
项目团队加强全过程管控,针对钢结构的施工工艺,派专人去厂家进行盯控,从源头把控钢构件的加工制造精度和出厂质量;对于现场的吊装拼装施工,安排专职测量员进行放样复核,采取队伍、项目部、监测单位三级控制,建立拼装反馈机制,为拼装精度上了一把“保险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高强螺栓的初拧和终拧检测,同时对焊缝进行探伤,保证钢结构的拼装质量。在项目团队“毫米级”的精确把控下,主体结构42492套高强螺栓全部精准对位,于2023年6月27日顺利实现封顶。
透视眼 可视模型优化管线
主体结构完工后,室内装修部分还要考验建设者的“绣花细功夫”。由于工程机电系统各种管线错综复杂,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管路走向密集交错,在建筑平面、立面位置上产生交叉、重叠,尤其是要在满足建筑吊顶高度的情况下,完成吊顶范围内管线安装要求,给施工组织协调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项目部通过策划分析,开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采取建立机电管线BIM模型的方式,提前对管线安装路径进行优化布置,动态模拟各阶段的施工过程和重要环节的施工工艺;通过对作业队伍可视化施工交底,减少了多方协调的时间,一方面提高了预留预埋孔洞的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施工作业面,加快了机电安装进度,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及安装质量;利用BIM技术的竣工模型,还可以指导运营后的维修保养及精装修施工,达到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施工的目的。
文/魏剑波 赵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