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它是“按摩神器”,有人说它是视频化的爽文,网络微短剧因其短小、精练、节奏明快、易于消费的特点,迅速崛起并占领市场。但作为新兴的文化业态,网络微短剧在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出现了类型化、同质化、格调不高、发展受限等突出问题。如何助力微短剧突破发展瓶颈、抓住时代机遇、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成了7月14日在京闭幕的“网络文学+”大会上高度关注的议题。
新业态亟待新突围
曾几何时,搜索网络微短剧,常常能看到诸如“养子与后妈的虐恋”“腹黑太子爱上女杀手”“闪婚后才得知丈夫是首富”等博人眼球的营销词条,廉价的“五毛特效”也让人深感土味十足。和当年的网络文学一样,网络微短剧去年以更快的速度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阶段。
为什么微短剧去年突然井喷式发展?点众科技董事长陈瑞卿认为,经历了2022年的萌芽状态,网络文学为微短剧输送了大量人才,85%以上人才的储备来自于网络文学作者、编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文学多年来沉淀了大量IP,在内容上提供了充足的改编支撑。
爱奇艺戏剧中心总经理李莉提供了一份微短剧用户画像的研究,发现网络文学与微短剧用户有着高度重合。首先是热门标签高度重合,比如说女频的甜宠、穿越、霸总,男频的逆袭、穿越、重生。另外,网络文学受众60%以上是Z世代,网络微短剧受众Z世代比例也高达65%。同时,网络微短剧跟网络文学都有探索海外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可能性。
网络文学作家因而成为最早感知到微短剧“春江水暖”的一批人。网络文学作家缪娟分享起自己的经历,网文在以前都是被问“是不是要去配合影视剧的发展?”如今这个问题慢慢变成了“是不是可以去配合微短剧的发展?”
点众科技也于2022年从单一的网络文学业务转型,增加了网络微短剧业务。点众科技执行总裁李江介绍,根据他们的统计,2023年市面上各种类型的微短剧加起来大概在1万部,七成甚至更高来自于网络文学的改编。李江说:“2023年年初的时候,微短剧我们自己都不太看,觉得太‘下沉’了。”
到去年年底,尽管微短剧数量上集中爆发,内容上依然同质化严重。李江表示,当下微短剧行业正在努力的方向,是在爽的基础上把价值观摆正,以及从创作上进行一场“突围”。
高收益呼唤高质量
微短剧成本低、周期短、回报高,一个题材火了,会立马引来大量剧组跟风投拍。最早拿一部苹果手机,花5万块钱就可以制作一部微短剧,现在微短剧从30集到100集,成本也不断增加,李江说,行业已经有100万以上成本的剧了。
即便是100万的投入,放眼长剧集领域,只是杯水车薪,更不用说回报上的巨大反比。李江举了个例子,一部闪婚题材的网文《我的老公是豪门》,付费小说去年的收益是3亿元左右,而改编成的微短剧票房惊人地达到了2亿元左右。
以抖音平台为例,抖音短剧负责人王晨透露,目前抖音每天主动搜索短剧的用户数量翻了一倍,对短剧有付费意愿的用户提升了10倍,付费金额增长了5倍。
网络微短剧,成为口红经济现象的新型受益者。一次充值从几毛钱到数十元不等,观众便可以获得一定的情绪价值。“爽”,让亿万观众趋之若鹜;“赚”,让周星驰等一批著名演员、著名导演纷纷下场;“+”,让文旅行业、众多品牌看到了微短剧的巨大能量,让微短剧从内容消费产品变成赋能工具,去促进文旅繁荣、行业发展、营销带货。
几乎所有的长视频平台都针对网络文学IP的改编进行了一些尝试,各平台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扶持计划,发力精品微短剧。王晨表示,抖音将在今年的暑期档以及后续的各个档期内,在题材上做各种创新,包括家庭喜剧、年代剧、科幻剧、反诈剧、国安剧、消防剧和医护剧,在这些内容上突破原来的爽文、战神等题材,把更好品质的内容分享给用户。
阅文集团短剧负责人杜昊表示,高质量的内容创造离不开清晰的IP改编路径和平台的流量整合扶持,精品化和题材创新势在必行。身处创作至关重要的一环,作家、编剧锦沐认为,不管作品是哪种类型,精品化是每一个创作者的根本诉求。精品化和市场化并不冲突,尊重创作者自由的、独特的表达,就可以打破同质化这个僵局。
文/新民晚报驻京记者 赵玥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