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各地做实做细迎峰度夏保供工作预案,进一步优化负荷管理措施并精准细化执行,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今年夏季来得早,高温极端天气多,各地用电激增。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要求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底线,让公众吃下了定心丸。这一表态来得及时,也非常重要。
水、电、气属于民生必需品,保障供应,民生心安。值得一提的是,确保民生用电不拉闸,不仅凸显治理层面民生无小事的一贯立场,也蕴含着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道理。所以,保障民生用电不拉闸,折射的是国家与民生、宏观与微观的辩证法。
一方面,中国有14亿人口,家庭数超过5亿,家庭拥有多台空调已成标配,加之其他家电,民生用电可谓大矣。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23年,全国人均生活用电量从500千瓦时增长到接近1000千瓦时,翻了一番,14亿人民用能需求得到有力保障。今年以来,我国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1月至5月全社会用电量3.8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也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
纵观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能够保障如此庞大的人口和家庭用上电、用好电、用足电。以某大国为例,至今仍有超过1亿人用不上电,今年入夏以来,该国因“热”致死的已超过200人。因此,保证14亿人用电不拉闸,不仅是伟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要有庞大的发电量支撑。
另一方面,传统的火力发电越来越少,绿色发电模式占比越来越高,电力领域从生产到消费,凸显绿色发展理念。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这不仅是我国作为全球负责任大国的庄严承诺,也是为了更加有力推进绿色能源产业发展。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及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10.2%提高到17.9%,累计提高7.7个百分点。
此外,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已经形成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能源产业,在内外两个市场形成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数据显示,6月1日-16日,新能源车市场零售31.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4%,较上月同期下降4%,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56.9万辆,同比增长32%;6月1日-16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33.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28%,较上月同期增长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97.2万辆,同比增长30%。
新能源汽车,不仅成为中国消费者宠儿,国产新能源汽车也受到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不少欧洲消费者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科技感强,具有“科幻”感。此外,选择绿色节能产业也成为中国消费者的首要选择,中国人已经形成绿色消费生活方式。
国家有足够的电量,公众有绿色节能的生活方式,有理由相信,今夏民生用电不会有拉闸断电之忧。尽管如此,高峰用电时段会导致有些地方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夏天也是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季节,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此外,也不排除因为线路老化和极端、灾害性天气导致的突发断电。
国家能源局给出了夏季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目标,即“常态供应有弹性、局部短时紧张有措施、极端情况应对有预案”,并承诺“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我们每个人也要从自身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之类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电节能习惯,推动形成全社会节能降碳的良好氛围。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