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锅烧油、倒入食材、添加调料、来回翻炒……短短5分钟,一道热气腾腾、色香味俱全的豇豆肉丝就出锅了。而这些操作仅需轻轻一按,即可一键烹饪,全程无需人工参与。4月23日,临近中午饭点,记者走进南通市崇川区南川园社区金融汇一楼的生活加优智慧餐厅后厨,机器人“大厨”已经忙活起来,又一锅豇豆肉丝正在烹饪中。
记者看到,机器人“大厨”有一米多高,外观是一个方形大箱,下方为出菜口,里面则有一口圆球形特制锅,并配有喷出水、油及各种调料的不同喷嘴,大箱上方则是放入食材的投料装载部分。另有一块略大于手掌的显示屏,上面显示着菜谱、调料、步骤、分量、时间等信息。
后厨负责人周九红告诉记者,前期把菜的品种、分量、调料准备好,只需在显示屏上轻轻一按“开始烹饪”,机器人“大厨”即开始“娴熟”炒菜,全程无需人工参与,一般情况下四五分钟就能出锅。记者现场观察着机器人“大厨”炒菜的每一个步骤,与日常炒菜步骤几乎无异,所不同的是屏幕上会显示出锅倒计时以及当前所处的炒菜步骤。
“它炒出来的跟我差不多,让我省力了不少。”一旁的周九红顾不上看一眼,忙着准备下一道菜的食材。之所以如此放心,在周九红看来,得益于机器人“大厨”的标准化、智能化,炒菜速度快、步骤准确,同时根据厨师的设置,能够精准把控火候和口味。“量多量少炒出来的味道都一样,每一道菜品都能达到‘大厨水准’。”周九红补充说。
据了解,机器人“大厨”已“上岗”近一个月,每天供应100多人的菜量,先后炒出70多道不同的菜。机器人“大厨”的电子菜谱涵盖各大菜系,有上千道菜,由不同厨师上传,相互可以共享。
“每个厨师的手艺不一样,厨师下手轻重不一样,口味、口感上会有所不同。”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生活加优智慧餐厅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机器人“大厨”可以事先通过智能化程序把菜谱固定下来,即使后期更换不同菜系的厨师,也能保证每道菜出来的口感是一致的,营养保证锁定在一定时间之内。
据介绍,这家餐厅是与社区共建的社区食堂,于4月初开始试运营,主要供应楼宇内的上班族,以及周边小区的老年人,每天用餐有100人左右。食材主要来源于对口帮扶的56个经济薄弱村,通过新型物流冷链配送。
张军表示,社区食堂不以盈利为目的,价格会相对低廉些,出于降低人员成本考虑,所以引进了两台机器人“大厨”。“一台机器人一锅可炒15人的菜量,两小时内轻轻松松地做三四道菜,供应上百人用餐。”张军说。对于来得晚的用餐人,机器人“大厨”也可高效地单独炒一锅,尽可能避免了食材浪费。
当天中午,楼宇内企业员工张鹏告诉记者,机器人“大厨”炒的菜口感与人工相差无几,火候、味道适合大部分人。
文/成城 朱亚运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