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标普原全球副主席:投资者应对美联储再次加息做好准备
第一财经 2024-04-10 17:57

今年迄今,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和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美股表现出震荡走高的态势。4月初,在纽约的一个下雨天,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Paul Sheard)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当天,纽约阴雨绵绵的天气与蓬勃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谢尔德曾担任标准普尔全球副主席,他表示,尽管经历了疫情和通胀冲击,美国经济状况仍然相当稳健。不过,他认为,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不排除美国经济在下半年面临风险。同时,他提醒称,如果下半年需求仍然强劲,通胀持续高企,不排除美联储仍会加息的可能性。

(第一财经资料图)

“不排除下半年经济面临风险”

今年迄今,随着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开启降息,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讨论有所减弱。“我认为风险确实有所减退,但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所以不排除经济在下半年面临风险。”谢尔德表示,“预测经济衰退是很难的,因为如果所有预测都准确,则很有可能不会发生,因为美联储会采取相应的对冲措施。不过从目前情况来看,美联储似乎实现了所谓的软着陆。”

随着经济活动在2020年下半年逐渐复苏,供应链问题、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刺激措施等因素推动美国通胀率显著上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谢尔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要理解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回顾疫情期间的经济恢复情况,真正理解高通胀的起因。起初,大量需求刺激措施注入到经济中,但供应链所受到的干扰远超美联储和美国政府的预期。劳动力市场供给受到显著限制,但需求侧却异常强劲。随后,美联储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但是,实际情况比预期更为复杂,通胀显示出更高黏性,下降速度不及预期水平。

今年为美国总统选举年。有市场人士担心美国两党在总统选举期间宣布的刺激措施会对通胀起到助推作用,同时在5月之后,随着进入6个月的“选举窗口期”,美联储不应调整利率。不过,谢尔德认为,美联储不应遵循政治周期。美联储具有独立性,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来完成自身目标。

根据美联储最新发布的点阵图显示,将分别在今年和明年降息75个基点。“如果下半年需求仍然强劲,通胀持续高企,不排除美联储仍会加息的可能性。”谢尔德表示,“投资者应对此做好准备。”

与其通过加息让通胀降至2%的目标水平,为何不提高其目标水平?针对市场相关讨论,谢尔德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主意。“现在甚至一些知名的经济学家也建议这样做,但这样会损害美联储或任何有类似行动的央行信誉。不能为了达到目标去移动目标。2%的通胀目标是发达国家央行的共识,美联储有工具来实现这一目标。”他说,“同时,影响通胀的并非仅有货币政策,也有财政政策的影响。由于财政方面持续大量发行货币,导致通胀走高。所以,我们从中吸取的教训是应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待通胀,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两方面来控制通胀。”

“与违约相比,通胀的风险更大”

2023年11月10日,由于美国利率持续上升和美国国会政治极化加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至“负面”,维持Aaa级。2023年8月1日,惠誉将美国长期外币债务评级从AAA下调至AA+,展望从负面转为稳定,这是惠誉自1994年发布美国信用评级以来首次下调评级。评级机构标普也曾在2011年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

“我认为首先要明白,AA+仍是一个非常高的信用评级。评级机构在进行评估时,考虑的因素之一是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制定框架的完整性。美国两党之间围绕债务上限的博弈,至少在短期内提高了技术性违约的风险,这与AAA评级不符。但是评级机构的降级并不意味着美国主权信用处于高风险水平。”谢尔德解释称,“随着预算赤字的不断扩大,国债存量也在持续增加,但这种赤字状态不太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解决,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并不等同于需要直接偿还的个人或企业债务,更多反映的是政府通过预算赤字向经济体注入资金的过程。实际上,预算赤字意味着政府印刷的货币量超过了其通过税收从经济中回收的金额。”

谢尔德表示,真正的担忧是过量印钞导致的通胀风险。与违约相比,通胀的风险更大,疫情后的经济状况便是例子。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美联储纪要:经济增长出现放缓态势,要为应对意外经济疲软做好准备
澎湃新闻 2024-07-04
美联储暂停加息对美股是好是坏?投资者需要防范这个风险
第一财经 2023-06-14
半两财经 | 美联储再加息25个基点 “离加息结束比离加息开始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4
美英媒体及人士:美联储激进加息是硅谷银行关闭主因
新华社 2023-03-15
拜登挖角FOMC最鸽派委员,美联储加息恐走得更远?
​第一财经 2023-02-16
美联储副主席、“鸽派代表”布雷纳德将任白宫最高经济顾问
澎湃新闻 2023-02-15
美联储加息美国银行股却跳水,投资者嗅到了什么?
第一财经 2022-12-20
美联储年内6次加息背后 2023年美股能否见底?
证券日报 2022-11-2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