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专项行动。据悉,本次专项行动聚焦侵犯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网络信息内容乱象,重点整治无事实依据凭空抹黑诋毁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炮制传播虚假不实信息、敲诈勒索谋取非法利益、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和恶意炒作涉企公开信息等问题。
当今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网上也处处都有谣言。其中,围绕企业和企业家的不堪言论,不时可见。有的拼凑小道消息,歪曲解读企业行为,贬低企业家人格;有的捏造事实、横生事端,编造似是而非的技术帖,诋毁产品质量;还有的大搞八卦揭秘,渲染离奇绯闻,专盯企业家私生活。
而这背后甚至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蹭热度—引流量—涨粉丝—速变现”,一些自媒体为博取眼球,蓄意炒作、恶意消费企业和企业家,赚得盆满钵满。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和企业家本身自带高关注度,更成为流量追逐围猎的目标,不仅形象受到极大损耗,正常的生产经营亦被拖累。
“营商环境是一个360度的立体系统,包括法治、政务、产业、自然、社会、开放和舆论等多个子系统。”尤其如今现实与网络交互越来越强,任何一条失实的毁谤,都可能急剧扩散,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抉择以及市场的信任。
国内外不乏类似案例,“一盆脏水”泼过来,遭受无妄之灾的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力予以应对,即便最后自证清白,但发展时机不等人,造成的形象损害难以复原。面对动辄得咎的“舆论判官”,企业家压力山大,难免束手束脚。营造清朗的舆论环境,让经济循环更顺畅,愈发成为企业和市场的共同呼声。
近些年,相关部门持续出击整治网络“喷子”,为企业和企业家正名。去年以来,相关专项行动已推进过,深入清理处置涉企、企业家虚假不实和侵权信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继出台规定,要求加大打击恶意抹黑企业、企业家的行为。不断提升监督管理力度,让“作恶者”付出应有代价,才能给更多蠢蠢欲动者以震慑。
在这一过程中,平台作为内容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挺在前面。比如做好法律法规、社区规则等的信息普及,加强涉企信息的审核管理,建立“黑名单”制度等等,从源头严格把关,谣言流布也就失去放大器。
中国经济爬坡过坎,呼唤更多能干事、想做事的人大展拳脚。将谣言噪音清理出去,才能让他们耳净心定。更重要的是,还网络生态以清朗,还市场竞争以公平,让做企业的全力做企业,谋发展的专心谋发展,也将大大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效率。相信企业舆论环境的净化行动,将与其他有关政策形成合力,让中国的营商环境更好一些、再好一些。
文/田闻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