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车企宣布降价,“价格背刺”成了消费者口中的高频词。有车主还没提车就发现降价2万元。还有车主称,买车后就不敢关注价格了。汽车作为大宗商品,购买后是否能申请保价?
价格“背刺”,有老车主称“心酸提车”
安徽合肥的消费者王林(化名)从2023年年底就开始看车,并在当地的多家4S店进行比价,今年3月初,王林订了一辆奔驰C260L燃油车,总价约为32万元,新车要等半个月后才交付。王林称,新车还没交付,他就发现该款车型降价两万。
王林表示,“降价两万的4S店与我购车的不是同一家,因此也没办法协商退差价。”3月中旬,王林又咨询了同一款车型不同4S店的价格,发现该款车型目前降价1万-2万元不等。18日,王林的新车已交付,得知目前该车的价格他总结,这次提车不能叫“喜提新车”,而是“心酸提车”。
与王林情况相同,刘先生于2023年7月在北京购买了一辆理想L7,该款车型落地价格约为34万元。刘先生关注到,不到半年的时间,该车陆续降价3万元。刘先生说,今年3月,该车型有推出新的优惠政策,积分抵现金,相当于额外优惠了两千元。“对于老车主来说,买完就不要看价格了,不然看了也是心理不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车企“价格战”持续火热,降价“背刺”不是个案。根据黑猫投诉平台发布的《汽车领域2023年投诉数据报告》显示,从新能源汽车投诉原因来看,服务问题占比达到77.17%。其中,因“车辆短期降价”和“订金退还”问题引发的投诉相对较多,新能源汽车相对更新换代快,调价频繁,投诉相对集中。
价格一降再降,消费者产生观望情绪
最先打响今年价格战第一枪是比亚迪,2月19日,比亚迪推出秦PLUS 荣耀版和驱逐舰05 荣耀版两款新车型,将最低价格拉到了7.98万元这一历史新低,且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随后众多车企纷纷跟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透露,截至3月15日,已有多达51款车型降价,且多为新能源车。尤其是今年3月以来,已有10家左右车企陆续下调旗下车型的售价。调价车型基本以纯电和混动车型为主,价格集中在10万元到20万元区间,最高降幅接近15%,可达3万元。
而受到汽车价格波动大的影响,消费者也产生了观望情绪。在北京朝阳工作的刘女士对中新经纬表示,她的车已经开了七年,原本想要将车进行置换,已经选定了一款车型。“目前还比较犹豫,我总感觉价格不稳定,买完就有可能降价,周末一直有去4S店看车,但是我还没有准备出手。”
家住北京海淀的邱女生对中新经纬表示,她的车后排空间较为紧凑,随着家庭使用场景的改变,从去年开始,她就考虑换一台空间更大的SUV。“不过从去年看到今年,我一直没有买,关键的原因在于价格,我们总感觉车还能降,因此也不敢贸然购车。”邱女士表示。
车主能否申请保价?
在“价格背刺”成为汽车投诉热门词的当下,消费者的权益能否得到最大保障?有消费者提出疑问,既然电商平台可以对购买的商品进行保价,那么购车是否也能申请保价?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章弘指出,产品市场价格的制定权掌握在厂家手中。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厂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价格是其经营自主权的体现。然而,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厂家降价时,如果经销商已按原价售出产品,消费者可能会感到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
对此,章弘认为,保价与否应由厂家根据销售预期和市场需求来判断决定。同时,他强调,如果厂家或经销商明知即将降价却故意隐瞒,继续按原价出售产品,这种行为涉嫌欺诈。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也表示,一般而言,汽车价格属于市场调节范畴,经营者有权根据经营策略自主决定调价,很难为消费者进行保价。
但赵占领也提到了能够进行保价的例外情况。第一种是为了促销和保护近期购买者的权益,一些企业或电商平台会实行保价机制。尽管这种价格保护并非强制,但一旦企业制定了保价机制,就应当遵守并兑现承诺,出现差价时应补差价。第二种情况,若经营者在销售产品时未承诺保价,却在宣传中声称近期不会降价,这构成虚假宣传,消费者有权依法维权,包括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并要求经营者退还差价。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则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度分析了价格变动的原因和影响。他指出,随着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更新周期加快,车企降价清理库存成为常态。这种降价趋势对消费者来说,可能导致车辆残值下降,给车主带来经济损失。然而,从市场规律来看,降价是车企应对产能过剩和行业转型的必然手段。
张翔提到,虽然少数车企会接受老车主的补偿要求,但大部分车企并不会赔偿因降价造成的损失。虽然从情感上来说,这种行为是“背刺”了老车主,但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决定了降价现象的不可避免性。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中新经纬表示,就目前的情况,很难为车主进行保价。三位专家一致认为,尽管消费者对于汽车保价的期望可以理解,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变动是不可避免的。厂家和经销商在调整价格时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并及时告知消费者,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纠纷。否则,信誉没有了,最终受损的还是厂家。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