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节返程大潮中,都会上演一年一度的“后备箱大赛”,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后备箱和行李箱,无一不是满满当当。有人说这是一场没人会输的比赛,因为“装的爱都是一样的”。
“快把母亲家搬破产了!”来自浙江的李先生从老家浙江金华回杭州,晒出了父母给准备的土特产。不仅有母亲做的腊肠、馄饨、粽子、糯米藕、芝麻糖,还有十多斤手炒的瓜子和两坛土烧高粱酒。和李先生“同款”的还有山东济宁的李女士,从娘家返程时后备箱塞满的东西起码200斤……
天南海北,虽然装的东西有差异,但特点都一样——就是满!“有一种爱,叫做恨不得把全世界塞进你的行李箱”。再大的后备箱,也装不下亲人那份永远的牵挂,看着暖心,但又扎心,不少网友看到这些同款后备箱图片都纷纷表示“泪目了”。
交通落后的古代,儿女出远门,常常“岭外音书绝”,父母自然牵肠挂肚。可在交通通讯发达的当下,依然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担心的总是儿女在远方吃不饱、穿不暖。在他们看来,都市里的生活表面光鲜亮丽,却不能满足你的“口味”,也不可能给你最体贴的照顾。也因此不管把后备箱塞得多么满满当当,都无法让他们感到“足够”。父母能给你的,不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但一定是他们竭尽全力给出的全部,传递着最深沉的爱意。他们往你的后备箱拼命塞食物和物品,都是无处安放的疼爱和关心,我们应该好好收藏、保存、铭记。
或许,在沉甸甸的父母之爱面前,任何语言、文字和行为都显得苍白,父母们也从未想过子女的回赠。但身为儿女的我们,仍不妨反思一下:该怎么做,才能回报父母于万一?
照顾好自己。正如有句话所说的,“多数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只有父母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无论是单身还是已婚,在父母眼里,你仍是孩子。从过年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到独自踏上回城之旅,新的一年,请以更强大成熟的心态,更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更踏实勤恳的工作,告诉他们:我已经长大,会照顾好自己,请放心。
常回家看看。虽说古有明训“父母在,不远游”,但为了自己的梦想,很多人选择离开浪浪山打拼。这时候,就别忘了古训还有后半句“游必有方”——工作再忙,生活再累,身在异乡的我们也不要忘了给他们多打几个电话、几个视频,报个平安。父母不求我们多“有出息”,但看到我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心也就定了。节日假期,去外面看世界的时候,也别忘了老家父母殷切期待你回家的目光,常回家看看。
听听父母“爱的絮叨”。团聚见面固然重要,但如果被手机阻隔了亲情,或者相见无语,不知说啥,这种低质量的陪伴不要也罢。令人尴尬的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沟通“障碍”确实真实存在。一些游子返乡后,家人之间寒暄完彼此近况后,就不知道该聊些什么了,陷入了无话可说的“尬聊”……
这种窘境,往大了说,是代际差异造成的;往小了说,是因为两代人生活语境的不同。但不论哪种,总可以以爱之名化解。不妨借着难得的假期,丢开手机与网络, 让自己“重回小时候”,聆听父母宝贵的人生经验与爱的嘱咐,竭尽所能让他们能听懂并真正参与你所述说的东西。囿于诸多因素限制,做不到常回家看看的现代人,学会动用各种方式与父母聊天,更显珍贵。
不论学习还是工作,奋斗就是一种大孝。“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好好奋斗,让自己长大的速度,快过父母老去的速度,以告慰父母对我们的满怀期望。
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后备箱被妈妈装了个“菜市场”,依然装不完家人的牵挂,不能止于感动。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不知不觉间,父母渐渐老了,好好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珍惜还能随时给父母打电话、随时可以回家找爸妈的日子。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