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光明日报 2024-01-11 11:00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承压中走出一条回升向好的复苏曲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放眼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和支撑因素。其中,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优势,特别是高水平开放赋能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就对外开放作出重要部署。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九大任务之一,更凸显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曲折中依然向前,扩量与深化并进。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货物服务进出口占全球GDP的比重和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分别为52.1%和60.5%,均为过去15年的最低点。疫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复苏活跃,国际环境存在多种机遇,全球贸易增长快于全球GDP增长,全球贸易(货物加服务)占全球GDP比重快速升至60.7%,是过去15年的最高点。跨国公司的跨国指数也稳步提高到61.7%。这些数据表明全球分工体系依然在拓展和深化。在这个过程中,数字技术提供了重要新动能。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数字技术的贡献。在数字经济领域,数字跨国公司是跨国程度提升最快的跨国公司,数字驱动的服务贸易已占据服务贸易的一半以上。

外商投资环境持续改善,吸引力增强。2023年1月至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7814家,同比增长32.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99.7亿元,同比下降8.4%。对这个现象应深入分析、正确理解。在中国目前发展阶段,外资比重变化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是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相对竞争力的变化,许多跨国公司感受到与中国头部企业竞争的不易,这个趋势早已有之。过去十多年,家用电器、通信设备等多个领域,都有国外公司感受到中国企业强大竞争力的案例,近些年国内企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都出现进退加速的现象。二是中国的人均收入和劳动力成本较前些年明显提高,早些年因中国劳动力低成本进入的外资企业需要重新布局。三是受到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且不确定性强的影响而进行的全球布局调整。即使出现了上述变化,但跨国公司特别是一些转移出去的企业,在比较中依然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广阔前景和中国制造的综合竞争优势,有些企业又开始向我国增加订单甚至考虑回迁。更要看到的是,我国不断用缩小负面清单的方式开放中国市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各部门推出政策“组合拳”加力稳外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与中国续写了更长久的约定,深度嵌入了中国产业链创新链。

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在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高水平开放不是回到过往的开放舒适区,而是在激烈竞争中寻求合作与发展,无需回头比,而要向前看。

水平分工为主,从互补合作到竞争合作。以水平分工为主的开放,与垂直分工体系下制造产品互补的传统合作有根本区别,从相互加持变为了竞争合作。对跨国公司来说,中国是合作对象和重要市场,中国企业又是竞争对手,这就要求我们以平常心看待竞争格局。特别是在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高科技产业发展多为水平分工,需要我们加大力度锻长板,开放创新补短板,自立自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带动制造业水平持续提升。

参与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过去,我们只能加入其他跨国公司构建的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现在我们成为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国家,既可以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生产产品,也可以在国内全链条体系进行生产。然而,“会做的全部自己做”并不是最优选项。对中国来说,在自主产业体系和全球产业分工之间要统筹考虑稳定、安全和效率。一方面,尖端技术往往属于带有垄断性质的技术市场,这与以往我国引进的技术存在“竞争性市场”的状况不同;另一方面,我国还面临很多非经济障碍,技术引进难度加大。因此,在技术分工和自主创新的平衡中,要向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安全的方向迈进。还要看到,全球技术合作并不只是我们被动进口国外技术,中国已经是技术出口大国。从全球产业链角度计算出口产品中的研发投入含量,我们已经是最大的技术净出口国。现在我们不仅可以以市场换技术,还可以以技术换市场。这源于我国制造业规模大、出口制造业研发含量高带来的全球竞争力。

开源开放是全球科技合作推动发展的新形态。在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开源开放是全球科技合作推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技术领域的主流大数据软件都是开源的,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也都得益于开源。虽然目前人工智能通用大模型的领先者还是采用闭源模式,但后继者很可能采用开源模式来与之竞争。随着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发展,面对数据、算力和投入的海量需求,很难形成自我闭环的体系进行全球竞争。从目前国内国际趋势看,我们有理由期待高水平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推动力,立足产业参与全球水平分工的新态势,促进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稳定发展,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共同创新,促进国内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以高水平开放赋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文/江小涓(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中国创新指数彰显高质量发展活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8
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人民日报 2024-10-07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2024-09-16
农行北京分行以跨境金融高水平开放服务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4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新版负面清单实现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上海证券报 2024-09-09
以制度型开放吸引高质量外资
经济日报 2024-08-31
顾问建议成“金点子”,国际视野助力北京高质量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23
“国际智囊团”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新闻网 2024-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