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周报:又有11家IPO撤单,阿宽食品关联方资金占用被监管关注
​第一财经 2023-12-24 20:39

12月18日-12月24日当周(下同),三大交易所共有11家拟IPO企业宣布终止审核。

包括深市主板申报企业浙江城建煤气热电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城设计”)、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阿宽食品”);科创板申报企业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蜂巢能源”)、甘肃皓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皓天科技”)、湖南长步道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步道”);创业板申报企业美智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美智光电”)、浙江高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高信技术”)、东莞优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邦科技”)。

上述沪深交易所终止审核的8个项目的保荐机构包括中信证券、财通证券、中信建投、浙商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联合、海通证券等7家投行。其中,中信建投、浙商证券共同保荐了高信技术;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分别保荐了2个项目。

另外,北交所亦有3家公司终止审核,分别为深圳亿维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亿维股份”)、湖北天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瑞电子”)、常州华联医疗器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联医疗”),保荐机构分别为民生证券、国融证券、东北证券。

销售端依赖长城汽车

蜂巢能源于去年11月18日受理,12月14日问询,于今年12月22日正式终止审核,该公司原计划首发募资150亿元,是此前科创板在审的最大IPO项目。

招股书显示:蜂巢能源为专业锂离子电池系统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及储能电池系统。

报告期内(2019年-2022年上半年,下同),蜂巢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 9.29亿元、17.36亿元、44.74亿元及37.38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26亿元、-7.01亿元、-11.54亿元及-8.97亿元。公司营业收入呈迅速增长趋势,2019年至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28.36%,但尚未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蜂巢能源对关联方销售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高,主要为向长城汽车销售动力电池相关产品,使得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蜂巢能源最早由长城汽车于2018年2月12日出资设立。

报告期各期,蜂巢能源向长城汽车及其下属公司销售金额分别为8.12亿元、16.49亿元、36.61亿元、19.8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86%、98.68%、86.37%、56.95%。

又一家“衣食住”企业终止审核

阿宽食品是年内又一家终止审核的“衣食住”企业。

2021年底,阿宽食品预披露了招股书,全面注册制后该项目平移到深交所。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2020年-2022年,下同),阿宽食品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1.10亿元、12.14亿元以及12.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607.83万元、5584.19万元以及6834.42万元。

阿宽食品主营新型方便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自热食品等。除经营自主品牌外,阿宽食品还为公司为三只松鼠、百草味、李子柒、韩国MDS等品牌厂商提供贴牌、代工服务。

在问询中,交易所重点关注了关联方资金占用等问题。

报告期初,曾经的关联方川白食品对阿宽食品资金占用余额为5580.92万元,报告期内新增占用800万元,通过实际控制人陈朝晖及其关联方以出售房产形成的债权抵债等方式偿还2567.65万元,另外归还的3980.15万元资金中1012.88万元来自陈朝晖归还的欠款。

对此,阿宽食品称,2018年,为了同时满足公司、川白食品的资金需求,公司与川白食品存在通过银行转账、抵账方式互相拆借资金的情形。公司向川白食品转出的资金大于川白食品向公司转入的资金,再加上计提的资金占用利息,最终于2018年末形成了5580.92万元的资金占用余额。占用资金的最终流向主要为偿还川白食品供应商债务、偿还银行债务、实控人个人资金周转、其他用途(交税等)。(安卓)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IPO周报:刚受理就被抽中现场检查,海谱润斯还是撤单了
​第一财经 2024-12-08
IPO周报:单周2家撤单,影石创新称将变更或撤回IPO计划
​第一财经 2024-08-18
IPO周报:“撤单潮”已过?单周仅两家终止审核
​第一财经 2024-07-21
IPO周报:中乔体育结束IPO长跑,又有9家企业终止审核
​第一财经 2024-05-20
IPO周报:行业周期下行、营收利润持续下滑,洲宇设计被逼退
​第一财经 2024-04-07
IPO周报|本周仅一只新股申购,比亚迪“小伙伴”来了
澎湃新闻 2024-04-01
IPO周报:思索技术“闪速”撤单,盛安传动遭监管警示
​第一财经 2024-03-03
IPO周报:迈创股份终止IPO,供销两端高度依赖小米
​第一财经 2023-12-1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