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导演艺术成就斐然,其作品时间跨度极大,影响范围极广,在中国电影史上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电影创作生涯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后,持续至新千年后。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谢晋及其电影作品既是历史的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重要的导演之一,谢晋的相关写作已极为丰富。在谢晋导演百年诞辰之际,围绕他所展开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也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11月21日至12月29日,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办谢晋百年诞辰纪念展,计划放映17部谢晋导演从影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以此缅怀和致敬这位电影大师。
从副导演到导演:创作类型丰富 题材多元
以本次展映的17部作品为线索,我们首先可以勾连谢晋导演的创作生涯。在《二百五小传》(1949)、《几番风雨》(1949)、《鸡毛信》(1954)等影片中,谢晋担任副导演或助理导演;《控诉》(1951)是一部联合导演作品,也是谢晋的第一部导演作品;《蓝桥会》(1954)是一部淮剧短片;《一场风波》(1954)则由谢晋与林农联合导演,将普及《婚姻法》的主题与情节剧风格相结合,对谢晋的导演生涯意义重大。石川教授指出“影片获得了当时影协主席蔡楚生的激赏,使得谢晋在圈内成名,同时成为新中国首批晋升正职导演的四位副导演”。
此后,谢晋导演兼编剧的作品《女篮5号》一经上映引发轰动。到《舞台姐妹》(1964)之前,谢晋创作出了一系列基本符合主流政治要求的作品,如《黄宝妹》(1958)、《红色娘子军》(1961)、《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等——体现出了他驾驭多元电影类型的极强能力。
《舞台姐妹》可以被称之为一部批判旧社会、歌颂新中国的时代颂歌,但与“十七年”时期提倡工农兵电影的创作氛围还是有显著区别的,我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谢晋承袭自洪深等影人的上海电影传统。谢晋借由竺春花的台词强调“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这分明也是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自白。而这部影片正是谢晋在特殊时期遭受诸多磨难的缘由。
在上世纪70年代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谢晋创作了《海港》(1973)、《春苗》(1974)等作品;此后谢晋很快通过拍摄《啊!摇篮》(1979)这样的作品过渡到“伤痕电影”的创作中去,并且迎来了他创作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个阶段。
辉煌八零年代与“谢晋模式”之争
上世纪80年代,谢晋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反思,以相当的勇气与魄力创作出了他电影履历中可能最广为人知的几部作品——《天云山传奇》(1980)、《牧马人》(1981)、《高山下的花环》(1984)与《芙蓉镇》(1986)。我们将其视为谢晋导演创作盛年的代表作。这其中,《天云山传奇》毫无疑问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谢晋在电影中将坎坷波折的政治风雨化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由此为“伤痕电影”树立了标杆。这些作品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史上熠熠闪光的明珠,也是谢晋“为拨乱反正、解放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改革先锋”荣誉称号评语)的重要代表作。
1986年,朱大可与江俊绪的影评引发了业界关于“谢晋模式”的大量探讨。朱大可所定义的“谢晋模式”本就概念模糊。近四十年过去,今天就笔者看来,谢晋电影基于文化背景的叙事,很难定义为某种“模式”。对于大众而言,电影本身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消费,“善恶终有报”的叙事逻辑毫无疑问是符合我们对于人性与生活的美好期待和想象的。但学者们围绕谢晋电影及其社会作用与价值展开了激烈探讨。这种讨论一方面是电影评论界对于谢晋创作的补充和反馈;另一方面,也是对充满可能性与探索精神的八零年代做出的强有力注解。至于谢晋自己,并不认为存在所谓的“谢晋模式”,重要的是电影能否承载艺术与思想,“‘模式’意味着凝固、停滞不前,而我还是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现实主义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我每导演一部影片,都是我一次生命的燃烧”
谢晋导演曾说,“我每导演一部影片,都是我一次生命的燃烧”。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谢晋导演的创作开始外延。这一时期的谢晋跳出了自己惯常的“舒适圈”,创作了《最后的贵族》(1988)、《清凉寺钟声》(1990)、《启明星》(1991)、《老人与狗》(1993)等一批看起来不是那么“主旋律”、更为关注个人命运发展的作品。
谢晋电影对人性的刻画与艺术的追求依旧是发扬到了极致的。这些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充满了时代与探索精神——《最后的贵族》是谢晋与白先勇合作作品;《清凉寺钟声》是中日合拍片……谢晋曾说“艺术家要有赤子之心,要有历史的忧患感”。虽然电影风格有所变化,但是谢晋对于国家和民族、社会与时代的敏感度与反思意识在这些影片中均有所体现。赤子之心永恒,《鸦片战争》(1997)就是这一点的强有力佐证。
在香港回归在即之时,短暂游离于“政治”主题之外后的谢晋也选择了回归:他以民族主义的角度切入到政治创作中去,拍摄了耗资巨大的《鸦片战争》。此次在资料馆举办的纪念展恰以《鸦片战争》作为结尾。借由这部涉及中华民族自我身份问题的电影,我们可以从中一窥谢晋宽广的文化视野。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是首部投资过亿的国产影片,真正开启了国产大片的创作先河。
这正是谢晋对于好莱坞大片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的快速回应。同时这部影片也是横店影视城的建造缘起。
我们为什么要重温谢晋电影
在《天云山传奇》中,谢晋借由人物台词展示了他自己的观点:“究竟什么是标准?”我们在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投之以同样的发问。而谢晋也同样在影片中通过罗群给出了答案——“讽刺、挖苦、嘲弄我们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来表示自己的最新观点,这些都是很容易的,能解决什么问题?”自怨自艾无用,重要的是落脚于实际,是正视并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重读谢晋电影?就当下电影创作而言,每逢电影上映言必谈票房的情景或许反映出了我们太过关注电影的商品属性,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其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现状。谈及谢晋导演的作品,在赞美其电影语言的基础上,我们通常会强调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我们未来的影片要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文艺作品要发挥其艺术的力量。”这是他对于电影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追求。
对政治的关注使谢晋电影处于中国当代文化的中心。一些人评价谢晋“以政治为天职”,这只能说是部分正确。身处时代中的每个人其实或多或少都难以避免“政治为天职”。而谢晋的伟大之处恰在于,他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以人性表达与人文理想为旗帜,保持了和主流政治的一些距离感。在他的电影里,“政治表达是故事的背景而非故事本身”,因此跨越时光故事依旧动人。
担任《鸦片战争》摄影师的侯咏导演如此回忆谢晋:“他是中国电影界的一棵大树,既清晰又遥远。”谢晋导演离开我们已有15年之久,确实遥远。而在上影集团与上海谢晋电影艺术基金会近期推出的纪录片《百年谢晋》中,我们则可以看到近百位文艺界知名人士追忆与谢晋的交集——如此生动又清晰。谢晋创办了恒通明星学校(现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发掘了许多电影明星;他是首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会主席;还担任了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院长(现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在电影创作之外,谢晋导演留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记忆与怀念。
在此时此刻,能与大家一同相聚影院,通过大银幕观赏谢晋导演的作品是最好不过的事儿。这样一位充满情感与力量的电影大师,他的作品永远值得回顾与重温。
文 | 杨鸽
编辑/陈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