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被评定为十级伤残,产生的误工费该怎么算?如果受害人从事多份工作,误工费是应按无固定收入还是按固定收入确定呢?据湖南高院12月15日晚消息,近日,衡阳南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涉及误工费判定的交通事故案件,最终法院判决按原告实际损失即原告近三年银行流水确定误工费的赔偿标准。
2022年6月,贺某驾驶无牌普通二轮摩托车在南岳区某路段与骑电动自行车的谭某发生碰撞,造成谭某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该起道路交通事故中,贺某驾车未保持安全距离负全部责任,谭某无责任。
后经司法鉴定,谭某右腕关节功能丧失37.5%评定为十级伤残;误工期评定为120日、护理期评定为45日、营养期60日。
因赔偿问题,原告谭某将被告贺某诉至南岳区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双方就医药费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但因原告谭某有多份工作,双方就误工费赔偿标准产生分歧。
经查明,2021年10月,谭某与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合同期限自2021年10月起至法定的终止条件出现时止,工资为2970元/月。此外,根据2019年至2022年的银行工资流水,原告谭某还在四家单位兼职会计工作,且兼职时长均在一年以上。事故发生后,兼职单位均出具了证据证明受害人因伤不能再从事兼职工作。
南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原告谭某因该起道路交通事故受伤致使无法正常工作,损害后果与侵权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被告贺某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原告谭某的误工损失。该案中,原告谭某的实际收入由一份固定工作收入和多份兼职会计工作收入组成,应当按原告实际损失即原告近三年银行流水确定误工费的赔偿标准。
法院一审判令被告贺某赔偿原告谭某的各项损失(含误工费)共计194505.51元。衡阳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法官表示,误工费系受害人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不同案件中的受害人因生活在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收入上必然存在差异,因侵权事故造成的误工费也不一致。在计算误工费时,首先应当确定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与实际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其次应当根据受害人实际减少的收入确定拟制的法定赔偿标准。如若受害人有固定收入,应当以侵权造成损害发生前后,受害人财产减少的差额作为计算标准,即实行差额赔偿原则。如若受害人没有固定收入,应当按照定型化标准赔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