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此时的街头市场,有一种水果正“当红”。
这种水果吃起来清脆可口,小孩大人都喜欢,甚至糕点界和奶茶界也出现了它的身影。
它就是荸荠,很多地方也叫它马蹄。
荸荠的吃法多种多样,有人拿它剁成馅、煲汤、做糕点,当然,也有不少人选择生吃。
但劝大家:最好不要生吃!
生吃荸荠,当心体内长虫
可能很多人觉得,荸荠作为一种水果,却不能生吃,这不搞笑吗?
还有人说,我从小到大都是生吃的,也没事啊!
有一说一,荸荠生吃,虽然不能说百分百会出问题,但确实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此前有新闻报道,王女士(化名)平日里爱吃荸荠。
自两年前,她时常感觉到上腹部出现若有若无的隐痛,但并没有当回事。
到了今年,这种不适更加明显了,她便去杭州的医院做了检查,最终医生将病因锁定在了寄生虫感染上,并通过手术在王女士体内取出两条带口吸盘的扁平状寄生虫。
这两条寄生虫,学名叫做姜片虫,而它的来源,很可能就是王女士平时常吃的荸荠!
作为一种水生植物,荸荠多种植在水田中,而湿润、带着泥土的水田又是姜片虫生存的绝佳环境,姜片虫喜欢在这种环境中产卵,它的囊蚴(也就是幼虫)很容易附着在荸荠表面。
当用牙啃荸荠皮或者生吃荸荠时,幼虫就会进入体内、寄生在小肠并发育为成虫。
成虫扁平肥大,形似姜片,是人体吸虫中最大的一种。
它吸盘发达、吸附力强,可使被吸附的肠粘膜发生炎症、点状出血、水肿,以至形成溃疡或脓肿。
轻则肠炎拉肚子,重则贫血浮肿,对于儿童来说,可能出现智力底下,甚至死亡。
姜片虫的囊蚴不耐高热,在沸水中一分钟即会死亡,所以荸荠最好洗净煮熟之后再吃,尽量不要生食,尤其不要用嘴啃皮吃。
有人可能觉得,我削皮了吃,应该没事吧?
不一定!
即使削皮,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安全,因为你不知道削皮过程中姜片虫会不会二次污染到荸荠内部,毕竟虫卵肉眼是看不到的。
需要提醒的是,姜片虫不仅存在于荸荠上,几乎所有水生植物都可能存在。
比如另一种大家常当水果吃的东西——菱角,也是姜片虫的老巢。还有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也可能携带。
2014年,在当涂县湖阳乡西峰村,调查水生菱角195只,发现携带可疑姜片虫囊蚴菱角5只;检查茭白8根,发现可疑囊蚴4根。
因此,对于荸荠、菱角、莲藕、茭白——这4种最常见的水生蔬果,建议尽量都不要生吃,做熟了吃才安心。
实在想要生吃的,吃之前最好彻底清洗干净,并且用沸水烫一烫。
还有一些蔬果,本身不太会携带寄生虫,但你的一些生活习惯也会让它们变身“藏虫之处”。
吃蔬果犯一个错
容易把虫吃进肚
很多人家里一刀多用,常常用一把刀、一个砧板,切了生肉切蔬菜,切完蔬菜又切水果。
然后就把这样的水果直接端上餐桌,把生蔬菜拌成沙拉,送入嘴中……
问题是,如果生肉中含有寄生虫或虫卵,可能会悄悄藏着刀具和砧板上,如果接下来继续切生食的蔬果,就容易沾染上寄生虫。
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注意:
家里最好多备几把刀和菜板,分别用来切生食、熟食、水果;
平时切完肉,须彻底清洗刀具、砧板等,以免交叉感染。
其实关于寄生虫,咱们平时真没少科普,但总还是时不时会看到有人感染寄生虫的新闻。
所以今天就借这个机会,大家也别嫌啰嗦,我们再一起来复习一下几种常见的含寄生虫的食物——
5种常见美食
竟暗藏大量寄生虫
1、鱼生、凉拌鱼皮
很多淡水鱼携带有肝吸虫活囊蚴,吃后容易感染肝吸虫病。深海鱼则可能携带棘颚口线虫和异尖线吸虫。
所以,基于安全起见,不建议食用鱼生,还有凉拌鱼皮等。
2、醉虾醉蟹
沿海地区流行的美食醉虾、醉蟹,是用活虾、活蟹拿酒、各种调料腌制一段时候后制作而成。这个腌制过程并不能彻底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和虫卵。
若吃了未煮熟的虾蟹,肺吸虫就会进入人体内。
3、福寿螺
一只福寿螺,可内含600~3000条广州管圆线虫。
藏在福寿螺里的广州管圆线虫,进入人体消化道后,会穿破肠壁进入血液,再从血液进入大脑。
这种寄生虫会破坏人的神经系统,轻则有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失明、偏瘫、痴呆,甚至死亡。
注意:福寿螺价格低廉,因此有些不法商贩会用福寿螺冒充田螺,大家在外购买或食用田螺时要好好辨认。
最好认的一点——田螺屁股像宝塔,立体;福寿螺屁股像大便,扁平。
4、爆炒蛙类、蛇类
蛙、蛇类动物的体内,通常寄生着一群裂头蚴,裂头蚴的生命力很强,经过高温爆炒也不易死。
所以,别说是生吃了,就是时下流行快速爆炒,或包裹以面粉油炸,也不一定能彻底杀死这些寄生虫。
像很多人喜欢吃的田鸡火锅、爆炒田鸡、凉拌蛇皮等,都属于“高危菜式”。
5、半熟的猪、牛肉
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能长到很长,牛肉、猪肉中很常见。
吃带血的猪牛、排容易顺带将绦虫卵吃进体内,绦虫卵进入人体肠道内会发育为成虫,吸附在肠壁,并不断生出新节片,连绵可长达丈余。
所以,吃猪排牛排最好要全熟的,虽然口感没那么好,但安全。
还有,现在天正冷,很多人都爱吃火锅,注意涮牛羊肉的时候一定要彻底烫熟,不要为了贪图鲜嫩口感而让寄生虫趁虚而入。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