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还记得2017年西班牙高分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当年上映时最被大家推崇的就是其突如其来的反转。昨天(9日),改编自该影片的《瞒天过海》上映了,其营销用语里提到了“106分钟,44次反转”这样的字眼,“反转”似乎成了某种票房密码,影视剧也渐渐沉迷于设置反转,也出现了不少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尴尬案例。
电影《瞒天过海》由陈卓执导,许光汉、张钧甯、惠英红、尹正等主演,以一起密室谋杀案为引子,逐步揭示了案件背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该片早在官宣阶段就打出了“反转贺岁”的概念。临近上映,更将吸睛点具体化为“106分钟,44次反转”,让观众产生无限联想与期待。
熟悉院线电影市场的影迷会发现,这些年,“反转反转再反转”成为营销噱头,很多冠以“悬疑、推理、犯罪”等元素的电影都要设置出“反转”情节。
以2023年为例,带有反转元素的电影就有不少,《满江红》营销用语是“悬疑管够,笑到最后”;刚热映过的《拯救嫌疑人》,宣传语为“极限反转,不怕剧透”;《热搜》宣称“触目惊心,反转解气”,其他还有端午档的《消失的她》,破13亿的《坚如磐石》等,这些影片的票房成绩都不错,口碑则各有高低。
其实,对影迷来说,“反转”并不新鲜,《无间道》《风声》等都曾凭借“反转”而被观众点赞,且收获高票房。
这些年,国产影片痴迷“反转”,与市场环境有关。《唐人街探案》开启了反转元素融入悬疑喜剧的尝试;西班牙小成本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上映时收获了很多点赞,豆瓣8.8分,票房近2亿。很多网友表示,作为一部连环反转的惊悚片,此片对观众心理的拿捏是教科书级别的,看完真的是酣畅淋漓。
“反转”被频繁应用,成为推动剧情发展和展现人性特点的关键,很多影片都尝到了甜头。
举例来看,近期热映的《拯救嫌疑人》,讲述的是华人金牌女律师陈智琪(张小斐 饰)在女儿被绑架后,接到神秘电话要求她在五天之内为一位死刑犯做无罪辩护,否则撕票。被逼无奈下陈智琪联手警察金志雄(李鸿其 饰)展开调查,在搜寻线索的过程中,她为死刑犯辩护的行为受到了死者家属林淑娥(惠英红 饰)的质疑。然而随着案情深入她发现自己被卷入另一场阴谋之中……
据观众反馈,《拯救嫌疑人》光是反转,前前后后就出现了五次。比如,本以为主角团队辛辛苦苦找到的证据凶器被幕后黑手销毁,但因为主角的急中生智而得到保留;本以为当庭认罪的检察长儿子就是真凶,但很快就出现峰回路转的情况;本以为检察长能包庇儿子罪行,结果却被录下呈堂证供;整部电影中看上去最人畜无害的那个人,没想到竟然是真凶;绑架了女律师女儿的原来不是幕后真相,而是另有其人……这一连串反转,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得不说,影片以“反转”来推动“悬疑”,得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不给观众任何喘息的机会,具备了商业性和娱乐性。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电影创作维度来看,反转元素之所以成为票房加分项,是因为其帮助电影打破了单一直接的叙事模式和节奏,赋予了观众强烈的参与感。它使得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电影,而是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的“游戏”——观众跟随人物行为进行思考,又跟着反转颠覆此前的惯性思考,因此,沉浸式观影、沉浸式猜谜、穿插反转,都大大提高了观众代入感,使其集中注意力观影。
同时,这种沉浸感带来的感官刺激,也使得观众情绪高涨,而复杂的细节还有可能勾起观众“二刷”甚至“多刷”的欲望。无论是图文解读还是短视频解说,当影片反转不断的细节在社交平台刷屏,也能吸引很多关注度,带动口碑发酵。
但是,正因为“反转”成了票房密码,不少影片强行使用“反转”,则被“反转反噬”。
比如今年上映的电影《最后的真相》,不少影迷表示,看得出导演在努力追求反转。相比《消失的爱人》的一次反转,至少《最后的真相》还是反转了四次。但是每一次的反转都存在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甚至是致命的逻辑错误。再比如《李茶的姑妈》,有影迷概括其是“为博观众一笑而不惜强行反转的三板斧闹剧”。
总结来看,从《看不见的客人》等经典悬疑片可以看出,好的悬疑片之所以故事能发生反转,是因为人性的复杂性,而不是凭空现象,如果为了反转而“反转”,或者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强行反转,就是纯粹的炫技,不仅经不住深究和推理,也是缺乏深度的,对故事本身来说是很幼稚的套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