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等联合主办的电影《热搜》专家观摩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举行,电影界、文艺界、评论界、法治界、网信界等多位知名专家,与影片导演忻钰坤、编剧杨薇薇、制片人张超、杨斯童等主创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从剧情、人物、主题等多种角度对影片进行分析和碰撞。
《热搜》将于11月30日上映,由忻钰坤执导,王红卫监制,周冬雨、宋洋、袁弘领衔主演,讲述了媒体人寻求真相,为弱者勇敢发声的故事。忻钰坤首先分享了该片的创作背景及意义,表示团队发现很多网络热点和话题事件的背后乱象丛生,“很多网民可能会被舆论误导了真相,产生错误的行为,甚至是网络暴力”,“想用电影的形式讲热搜背后的故事,通过影片和主角为弱势群体发声,让大家重新审视每个人的网络言行,同时也告诉大家,在网络舆论环境里面,发声时要保持客观理性,不被带节奏,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编剧杨薇薇表示现在很多信息都来源于网络,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有了更多表达的权利,但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毁掉一个人”的局面变得愈演愈烈;再加上身边很多人经历了从传统纸媒记者到自媒体的转变,舆论被操控被一层一层的反转,都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因此想以此为题创作一个电影故事。制片团队用充满现实的细节融入创作表达,希望借助电影,告诉大家“真相永远有力量,良心永远会说话”。
出品方代表、制片人张超和杨斯童表示,电影在创作与摄制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和瓶颈,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热搜》得以面世,深感荣幸与不易。出品公司投资、制作电影,实现市场收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实现社会效益,完成影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希望通过这部电影传递更多的温暖与正能量。
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副会长周建东认为,影片聚焦现实,生动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在互联网使用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非常有价值。整部电影围绕自媒体网络和媒体人的正确选择,充分体现了真善美,展现了正义必胜的主题,值得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探讨。
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表示,在当下网络信息泛滥的背景下,真相反而更难追寻,影片让观众更为理性地看待和探讨网络背后的真相。电影的深层价值在于其带来的系统性反思和审视,影片情节贴近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具有很大的共情潜力。同时,影片还以生动的镜头语言告诉观众,要学会在错综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护好自己以及身边的人。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智勤称赞影片“敢于表达、敢于发声”,指出网络新媒体有碎片化、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主体化的特点,具有正反两面性。影片在主题上聚焦于此,将其正反两个方面的益处、问题和挑战讲得十分透彻全面,具有一定的社会存在性和影响力;在艺术上,将商业元素与社会现实题材相结合,从女性弱势群体的底层视角出发,兼具强刺激、强情节、强共情的特征;在制作上,镜头语言表达流畅,通过置景、灯光的交错,呈现都市与资本的疏离感和压迫感,成为推动剧情、表达主题的重要载体。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索亚斌认为该片出现的时机合适,是迄今为止表现网络舆论、网络暴力话题最多、最充分、最贴近现实的一部作品。同时,电影的故事情节线索清晰、结构完整、反转合理、信息丰富且具有一定幕后揭密的特质,具有浓郁的网络空间科普色彩。此外,《热搜》与同类型电影最大的不同,是在探究事实真相的时候,让观众探究到事件背后深层的运行机制,在加强写实感的基础上,重塑了更加可信的个体英雄形象。
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网信处处长王纯表示,看完电影后五味杂陈,影片情节环环相扣,在剧作上、结构上、艺术上都稳定扎实,创作团队对社会生活及问题十分敏感,具有很强烈的责任感,是一部有良心的类型片。尤其对校园暴力和网络暴力的呈现,让家长群体感同身受。同时,青年导演忻钰坤能够尝试做这样一部题材和类型都颇具挑战的影片,非常难得也值得鼓励。
网络法制研究领域研究专家、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传播学教授王四新表示现实中有很多正义得不到伸张或者掩盖的案子,而这部电影并没有简单的呈现真相战胜一切,而是靠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倡导新时代的法治观念。影片在网信精神、网信理念方面驾驭得非常好,探索了网络文明建设,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