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正面临地缘政治、不平等加剧和气候变化等挑战,世界贸易组织(WTO)有何解决方案?
15日,WTO、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机构联合举办WTO《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下称“报告”)发布研讨会。报告认为,全球贸易已被证明是安全与和平的源泉、减贫的动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而要使我们的经济更加安全、包容和可持续,再全球化(Re-globalization)是比各自为政更有效地解决全球挑战的办法。
再全球化是指将更多的人、经济体和紧迫问题纳入全球贸易并加强多边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前副总干事易小准在发言中表示,中国和亚洲经济的崛起离不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虽然在疫情和俄乌冲突后,经济全球化遇到严峻挑战,全球价值链也暴露出脆弱一面,但“我们不能把澡盆里的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
视觉中国图
全球贸易格局正被重塑
易小准表示,经济全球化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就逐渐回落,主要发达国家经贸政策内卷,从传统的贸易自由化掉头转向了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加上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等的影响。“跨国公司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之下,不得不从原先优先考虑低成本高效率,转向更多考虑供应链的安全和价值观贸易,全球贸易治理也呈现出碎片化的趋势。”他说。
报告显示,在全球贸易决策中,对国际贸易的怀疑与日俱增,这使区域贸易一体化努力受挫,并转向单边贸易政策。例如,对世贸组织各委员会工作的分析表明,市场准入委员会收到的贸易关切从2015年到2022年增加了四倍。货物贸易理事会七年间收到的贸易关切数量增加了九倍。多国政府越来越多地使用补贴,导致WTO成员采取的反补贴措施数量急剧增加。
同时,自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尽管贸易成本继续下降,但全球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停滞不前,这反映了生产分拆减速等因素。比如,各经济体更多从内部采购零部件而不是跨境采购。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崇泉表示,现在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已经转向,内向化本土化的趋势明显。例如, 美国智库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EPR)10月发表文章分析美国的贸易政策转型,认为自特朗普政府开始回归保护贸易政策,拜登政府延续这一政策。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虽然打着“安全”和“绿色”的大旗,但保护欧盟产业、企业和投资的同时,已然损害了其他贸易伙伴的利益,该政策和做法在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受到质疑。
不过,报告称,尽管全球贸易政策面临重重困难,但全球贸易流动一直保持着韧性。贸易也变得更加数字化、绿色和包容。例如,全球环境产品贸易额迅速增长,超过了货物贸易总额增速,全球价值链(GVCs)也已覆盖到更多经济体。
多边合作仍然是人类最佳选择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王其江表示,WTO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舞台,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再全球化”不能、也无法离开WTO,必须以WTO为核心推动“再全球化”,实现各方互利共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校长汪荣明称,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经济全球化大方向,旗帜鲜明主张自由贸易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泛安全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完善细化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的中国方案, 坚决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合法权益。
世界贸易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与统计司司长奥萨(Ralph Ossa)在发言中称,报告提出两方面要点。第一,从许多层面来看,贸易仍在繁荣发展,但出现了碎片化的初步迹象。第二,如果我们想要建设一个更加安全、包容和可持续的世界,我们就需要拥抱贸易,而不是拒绝贸易。
奥萨表示,《2023年世界贸易报告》提出一个重大问题,即国际贸易在建设一个更加安全、更加紧密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中发挥何种作用。 他认为,这个问题是关于全球化未来的辩论核心,从而对WTO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易小准也认为,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这也就意味着当今世界需要更多合作。为了使世界经济更加安全、包容和可持续,再全球化显然比碎片化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性挑战。再全球化可以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促进经济发展多元化,来增强全球贸易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贡献度。
“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在这个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易小准称,贸易具有包容性的强大推动力,可以缩小不同经济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为全球减贫作出重大贡献,并且支持非正规的工人、妇女和中小微企业成长。
“我认为,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保持开放的状态下,探索自己的安全机制,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的绝对安全,而放弃对外开放。各个主要经济体都需要理性地平衡好安全与开放发展之间的关系,防止落入泛安全化的陷阱。”易小准说,报告表明,尽管WTO并不完美,但是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回归,多边合作仍然是人类最佳的选择。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