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非标转标”趋势显著,信托标品业务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持续,证券市场将成为信托资金的一个重要“蓄水池”。
在监管的引导下,信托资金的投向在持续发生变化,更加积极地向证券市场倾斜。9月19日,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5.0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信托业“非标转标”趋势显著,在监管套利、非标嵌套被严令禁止的情况下,信托标品业务快速发展的势头有望持续,证券市场将成为信托资金的一个重要“蓄水池”。
规模延续稳中有升势头
信托资产规模延续了2022年以来稳中有升的增长势头。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1.6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769亿元,同比增幅为2.73%,环比增幅为2.21%。
受监管环境变化的影响,从2018年9月开始,信托资产规模同比增速转负,并一直延续到2022年3月末。信托资产规模从2017年12月末的26.25万亿元峰值,下降到2022年3月末的20.16万亿元,降幅为23.18%。2022年二季度之后,信托资产规模企稳回升,截至今年6月末,已连续5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规模趋于平稳。
转型取得成效 业绩有所回升
今年上半年,尽管面对诸多挑战,信托行业的转型发展仍取得显著成效,经营业绩有所回升,但不同机构之间的分化进一步加大。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信托业实现经营收入累计达494.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86亿元,同比增长4.41%;累计实现净利润329.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49.69亿元,同比增速为17.73%。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信托业营收和利润的显著反弹,既是信托行业转型成效的显现,也得益于其他因素。比如,2023年一季度,上海信托以72.41亿元的价格将上投摩根基金51%的股权出售给摩根资产,给行业整体的营收和利润均带来了短期的正面影响。
信托资金不断投向证券市场
从资金投向上看,信托业“非标转标”趋势显著,投向证券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信托资金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为5.0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6万亿元,同比增幅29.92%;其在资金信托中的占比达到32.2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6.01个百分点,信托资金配置向标准化资产转移的趋势明显。此外,投向金融机构的资金信托规模为2.1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7亿元,增幅12.22%,占比上升至13.97%,提高了0.8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托资金持续涌入证券市场的同时,此前信托业的重要业务领域如房地产信托和基础产业信托的资金投向呈现逐渐减少迹象。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投向基础产业的信托资金余额为1.5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893.53亿元,同比下降5.58%;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余额为1.0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661亿元,同比降幅为25.87%。
展望未来,曾刚表示,和其他资管机构相比,目前信托业的证券市场投资能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关产品集中于现金管理类品种,同时TOF(专门投资信托或基金产品的信托产品)的产品模式也占据相当一部分比例。“未来标品信托可尝试增加纯债类或‘固收+’策略,在运用TOF模式之余也应加快建设自有投研体系。”曾刚说。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