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李子大量上市的时候,酸甜可口的李子是很多小伙伴的最爱,但它的营养到底咋样,吃它又该注意点啥呢?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说说李子,最后再告诉大家如何保鲜。
李子营养怎么样?
李子在我国已经有超过 3000 年的种植历史了,而且品种繁多,比如鸡心李、青翠李、芙蓉李、巫山李、脆红李、红布李、黑布林等。
虽然不同的李子香气成分不同,但一般都包含杏仁味的苯甲醛、花香味的芳香醇、桃子味的内酯和香辛气的肉桂酸甲酯。[1]
至于李子的营养,在水果中不是特别突出,钾含量还不错,为 144 毫克 /100 克,[2]适合需要控血压的小伙伴。
再有,李子含有抗氧化、抗炎成分,比如花青素、儿茶素、胡萝卜素、黄酮类等植物化学成分。特别是深色李子,比如黑布林、红布李、黑琥珀等。有荟萃分析发现,经常吃李子对于改善血脂指标、保护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益处![3]
有人对比了芙蓉李、巫山李、玫瑰李、红布李、黑布李、西梅李、脆红李、江安李、青李常见的 9 种不同李子的多酚组成和抗氧化性,结果显示:红布李果皮、果肉总酚含量均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巫山李果肉对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4]
在原花青素含量方面,黑布林优势较大。原花青素属于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炎、抗辐射、预防高血压等作用。[5]
黑布林还很有较高的杨梅黄酮,含量为 43.2 毫克 /100 克,[2]是普通李子的 2.5~8 倍,这种成分也是抗氧化成分的一种,具有保护神经系统、稳定血糖、降血脂、预防癌症等作用。[6]
两种特殊的李子
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李子,大家也常吃,但却不知道它们也属于李子,经常被误会。
1.李子杏
也叫杏李,是李子和杏经过自然和人工杂交的品种,香气较为复杂。其实也属于李子的一种,大部分品种的李遗传背景占比 75% 以上、杏遗传背景占比 25% 以下,所以果实的口感、品质多接近于李,这类品种包括“恐龙蛋、味王、味厚、味帝、风味玫瑰、风味皇后”等,而“味馨”品种属于比较特殊的,它的遗传基因中,杏的遗传背景占比为 75%。[7]
2.西梅
西梅不是梅,而是欧洲李,是由樱桃李和黑刺李自然杂交的后代,也被称为西洋李,原产于西亚和欧洲,在我国新疆也广泛种植。
西梅最大的特点是富含山梨糖醇,这种成分具有渗透作用,可以增加粪便的含水量,刺激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变肠道菌群。一般一次性吃到 5 克左右就会有腹部不适的反应,10 克以上便会导致腹泻(了解更多西梅的知识,可回顾往期推文《每天吃 1 个西梅,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真的会“蹿稀”吗?》。
新鲜的西梅山梨糖醇的含量为 5.4 克 /100 克,西梅干含量更高,达到了 14.7 克 /100 克,[8]也就意味着,如果一次性吃了 10 个左右小的新鲜西梅或者五六颗西梅干就可能会腹泻。
高血糖能吃吗?
李子酸甜可口、美味多汁,高血糖的小伙伴们也跃跃欲试。但又生怕吃了会升血糖,常常在吃与不吃之间反复纠结。
实际上,即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吃李子。GI 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如果该数值在 55 以下,就属于低 GI 食物。而李子的 GI 值只有 24,[2]妥妥的低 GI 食物。
同时也要兼顾考虑到血糖负荷(GL)的影响,GL<10 属于低 GL 食物,对血糖的影响较小。
GL= 食物中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克)×GI÷100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数据,李子的碳水化合物为 8.7 克 /100 克,[2]如果吃 100 克李子,经过计算后得知,GL 为 2.09,属于低 GL的食物,糖尿病患者加餐吃 100 克李子(约 4 个)对血糖影响很小,不用担心会升血糖。
图:作者拍摄
另外,李子的热量很低,只有 38 千卡 /100 克,[2]还没有苹果的热量高呢,减肥的小伙伴也可以放心吃。
吃李子的注意事项
1.别吃未成熟的李子:未成熟的李子含有较高的鞣酸,鞣酸不仅会影响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利用,也会导致胃肠不适。
2.不要吃李子核的果仁:李子、杏等蔷薇科水果的果仁都含有氰苷,咀嚼吃进肚子里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少量摄入问题不大,但如果吃多了可能会导致中毒。
李子如何储存?
对于喜欢吃李子的朋友,难免一买就是一堆,买多了的李子该怎么保存呢?
其实李子相比于其他大多数水果还是比较好保存的,从树上摘下来的成熟的李子,在常温下可以储存 5~10 天。[8]如果放在低温环境下,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延长李子的储存时间,放在冰箱 0~1℃ 条件下冷藏能保存 2~3 个月。[8、9]
所以,买来的李子如果比较少,可直接放在室温保存,尽早吃完即可;如果买的多了就放冰箱吧,虽然能保存很久,但考虑到时间久了营养成分可能会流失,还是要赶紧吃哦!
总结:
当下李子正应季,享受美味的同时也得控制好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水果每天吃 200~350 克即可,如果全天水果都计划吃李子,小一点的李子别超过 15 个,大的别超过 4 个哦。
参考资料
[1] 哈洛德·马基[美] 著。蔡承志 译。食物与厨艺。蔬·果·香料·谷物。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3.8
[2]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1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
[3] Askarpour M, Ghalandari H, Setayesh L, Ghaedi E. Plum supplementation and lipid profil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J Nutr Sci. 2023 Jan 16;12:e6.
[4] 肖星凝,李苇舟,石芳,李谣,明建。不同品种李子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7,38(15):31-37
[5] 龚玉石,何锦霞,郭娟,侯方丽。黑布林皮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的优化[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20):47-51
[6] 李瑶,刘垚,王振滔,范红艳。杨梅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7,38(4):301-304
[7] 陈玉玲,苏衍修,黄振宇等。我国杏李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果树,2021(03):98-100.DOI:10.16626/j.cnki.issn1000-8047.2021.03.020.
[8] 孙松朋,龙俊红,倪红等。饮食调整和膳食纤维补充治疗慢性便秘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8):2179-2187+2214.
[9] 罗冬兰,林明俊,尤勇刚,巴良杰。李子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南方农业,2018,12(34):56-58
[10] 林炎娟,周丹蓉,叶新福,梁华俤。李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J].东南园艺,2017,5(1):43-49
作者丨薛庆鑫 卫健委首批营养指导员 中国注册营养师
审核丨宋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副研究员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