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渐渐凉爽,可不少人还保留着夏季的“吃瓜”习惯。冰镇瓜果下肚,当下觉得“很爽”,事后又感觉“不爽”,胃痉挛、腹痛、腹泻随之而来……
民谚总说“秋瓜坏肚”,可为什么最近吃瓜后会闹肚子?为什么“春瓜“”夏瓜”就不坏肚?秋瓜到底坏了谁的肚?
原因一:
秋瓜寒凉
伤了脾胃
“秋瓜坏肚”的关键不在季节,而在于个人体质和食用量。
常见的可以生吃的瓜果包括西瓜、香瓜(甜瓜)、黄瓜、菜瓜等;一般熟吃的有苦瓜、冬瓜、丝瓜等,均属寒凉性质。
经过一个夏季的消耗,脾胃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秋季气温逐渐降低,脾胃功能还没有得到恢复,如果此时过多食用这些寒凉性瓜果,势必助湿邪、损脾阳,脾阳不振则不能运化水湿,故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随之发生。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吃寒凉性瓜果都会引起腹泻,这与个人的体质有关。
一般来说,吃秋瓜引起腹泻的人多为阳虚体质,或平素一贯贪食者。这类人在秋季要特别注意“寒热相宜”地饮食,切忌贪凉、贪食。
身体虚弱、月经过多、消化不良的慢性胃炎者,以及儿童、年老体迈者均应多注意。
原因二:
病菌乘虚入
吃瓜易“中招”
秋季是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季节。人体经历了炎热的夏季之后,抵抗力有所下降,各种病菌容易乘虚而入,食用不洁净的瓜果后,便易引起肠道疾病。
而病菌是如何趁虚而入的呢?
首先,有破损的瓜果是最容易被肠道微生物污染的,例如破损溃烂的部分,便是微生物侵入所致,这种瓜果应该扔掉。可是常有人舍不得扔,将烂的部分挖掉再吃。
实际上,水果发生溃烂时,微生物已经通过果汁渗透到果肉中的其他部位,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只是我们无法用肉眼辨别而已。一旦吃下肚,很容易导致胃肠疾患。
瓜果在采摘、运输、贮存、贩卖等过程中也可能被肠道微生物污染。例如采摘等过程中,瓜果可能被挤压、碰伤、冻伤等,致使瓜果的组织细胞遭到破坏,细胞内的物质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使果肉变软、变味、变色,不仅营养物质受到一定的影响,也为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土壤”。
遇到这种情况,应立即处理,挖掉碰伤部分再吃。
又比如,商贩在销售瓜果时如果切开零卖,特别是在没有防蝇、防蚊、防尘的条件下出售,也容易被污染。
生吃瓜果前,如果没有充分清洗干净,或用来切瓜的刀具不干净等,都可能带菌污染瓜果,食用后极有可能发生胃肠道疾病。
秋后“科学吃瓜”指南
秋季食瓜,切记切记
立秋后的瓜果,特别是寒凉性瓜果要少吃,不可任性乱吃;
2.生吃瓜果时一定要讲究卫生,预防病从口入;
3.秋季选择瓜果应遵循自然规律,尽量选应季瓜果;
4.根据食物寒热平衡原则,寒凉瓜果适合温热体质和阴虚火旺的人食用;寒凉体质和脾胃虚弱者应少食用,如果想食用,最好之前进食一些温热性食物。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