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204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40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分别降至2.5%、1.80%,上期分别为2.65%、1.90%,分别下调15个和10个基点。今日有4000亿元MLF和60亿元逆回购到期。央行表示,今日的操作是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这是今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息,也是三季度内第二次降息。今年6月,1年期MLF利率结束了连续9个月的按兵不动,下调10个基点至2.65%。随后,当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调10个基点。由于MLF利率是LPR的报价基础和风向标,业内人士预计本月20日出炉的LPR也大概率也会下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市场此前普遍预计年底前还会降息,但央行8月份就果断出手,一个季度内降息两次,还是出乎市场预料,过往也不多见。
市场此前预计降息四季度才会落地
此前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出现超预期回落,市场对降准降息的预期随之升温。央行8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新增社融5282亿,同比少增2703亿。二者几乎都只相当于市场预期值的一半。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研报中指出,7月信贷数据显著弱于预期,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储备项目透支,新增需求不足;居民加杠杆意愿较弱,住房购买放缓叠加按揭贷款提前偿还。“从数据反映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们认为近期降准的概率比较大,甚至不排除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的可能性。”明明称。
此前多家机构预计,央行会先降准,四季度降息的可能性更大。比如,东海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回溯过往宽货币周期规律,一季度内降息两次概率相对较小,但不排除为稳地产而对LPR五年期以上利率单边调降。三季度宽松信号的延续或更可能体现为降准配套落地。
信达证券指出,7月人民币信贷大幅不及预期,在政策强调逆周期调节的背景下,年内降息仍是大势所趋,但近期未出现类似于5月稳定偏松的状态,降息在四季度落地的概率更大,降准更可能在9月。
华福证券认为,考虑到6月MLF降息仅过去2个月,短期内央行宽松操作以降准方式实现的可能性更大,本月MLF调降的概率较低。本月可能出现MLF不调而LPR单独调降的情况。
MLF超预期降息释放积极信号
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
专家认为,本次MLF降息释放了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稳预期、提信心,将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8月4日,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在国新办发布会回应有关降准、降息的问题时称,要科学合理把握利率水平。即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宏观调控需要,适时适度做好逆周期调节,又要兼顾把握好增长与风险、内部与外部的平衡,防止资金套利和空转,提升政策传导效率,增强银行经营稳健性。近年来企业贷款利率下降成效明显,未来还将继续发挥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指导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同时,要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支持银行合理管控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7月金融数据显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偏弱,促内需稳增长压力增大,是本次超市场预期降息的原因。此次降息可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刺激消费和投资;同时,MLF利率下调,有助于带动LPR同步调降,有助于降低企业和房贷利率,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复苏回暖。
明明表示,MLF利率下调15个基点,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说明长端利率下行空间更大,预计LPR也将等额下降15个基点。同时,MLF操作量超额对冲,加大7天逆回购操作量,有助于增加流动性供给,对冲税期和政府债发行的影响。
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表示,低通胀环境下我国实际利率仍然较高,年底前MLF利率可能存在10到30bps的降息空间。当前我国以名义利率减去通胀水准测算的实际利率今年以来持续抬升,回升至87%的历史三年滚动分位附近,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修复形成了较多的制约。参考工业企业利润和PMI同比化读数当前点位所对应的实际利率,以及处于紧缩周期的美国实际利率,中信证券判断我国实际利率至少需下行至1%左右才能有效刺激刺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MLF降息对于压降全社会利息成本的效果显著,加大降息力度在中长期的时间维度上是有必要的。当前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压力仍要高于实体有效需求,贷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间。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适度降低各类政策工具利率,引导LPR继续下降,发挥LPR形成机制改革作用,推动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程婕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