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如果只能买一套学区房,你怎么选?“明珠。”一个300多人的家长买房群,不少人给出了同样的答案。尽管经历了中考改革、多学区划片等政策调整,部分学校仍然是家长心目中的“白月光”。但即便如此,学区房“最强阵地”还是在市场下行中失守了。部分溢价过高的学区房,“价格已经回到了5年前”。“现在的行情就是在挤水分,政策也在给学区房挤水分。”明珠小学对面我爱我家的经纪人张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
虽然家长心目中还有学区房概念,但也都清楚学区房的价值已经大打折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对以往一直存在的学区房热釜底抽薪的举措。要以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为目标,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让学区房概念最终全面淡出。
学区房热,严格区分的话,分为“学位房热”与“学区房热”,前者针对单校划片的热门学校学位房产,买到学校对口入学小区的房产,就可进入这所学校;后者针对多校划片的学区房产,虽然实行多校划片,但由于整个学区的教育质量高于其他学区,因此学区房的价格高于其他地区的房产价格。
为给学位房热降温,我国打出了政策组合拳。包括实行多校划片入学、“公”“民”同招、电脑摇随机录取、集团化办学、学区管理、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其中,多校划片入学,对热门学位房的冲击最大,其操作是在校际差距比较大的地区,将热门学校(强校)和相对薄弱的学校组合在一起,划在一个学区内,对于报名人数多的热门学校,实行电脑摇号录取。实行多校划片入学,降低了学位房的入学功能,居民买到某一小区的房产,能不能就近进入热门学校,还要看摇号结果。
但是,如果只推进多校划片入学,而不进一步缩小学区内学校办学质量的差距,那么,多校划片并不能缓解家长的入学焦虑。另外,如果不缩小学区与学区之间的办学质量差距,那么学区房热在所难免。治理学区房热,必须在实施政策组合拳的同时,全面调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其关键在于要消除义务教育名校、强校思维,把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作为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责,全力办好每个居民家门口的学校。
虽然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地方政府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校、重点班。但在具体办学中,地方政府教育部门仍存在锦标主义办学思维,还把打造强校、名校作为发展义务教育的重点。
这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受精英教育思维的影响,把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学校,集中办好少数学校。这在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颇为突出,但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均衡。
二是追求升学政绩,打造少数强校。在地方教育部门看来,把所有尖子生集中在少数学校培养的方式,有利与升学率竞争。我国高考是一省范围内考生的竞争,各县市尤其重视本县市的高考名校升学率,培育超级高中,与之对应建设初中、小学强校,就成为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基本模式。这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而不是面向每个学生,给每个学生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
无论是精英教育思维,还是以升学为导向采取升学教育模式,这都不符合扩大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现代化教育理念。这直接影响政策组合拳的实施,阻碍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如“集团化办学”,就强调名校概念,围绕名校建设教育集团;而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在不少地方,只是象征性的、形式化的,而不是常态化、制度化的。
因此,要让学区房进一步降温,直至这一概念全面淡出,就需要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最近,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推进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义务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公共教育服务,必须以均等化为目标配置资源,其指标就是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不再存在学区房热。
文/冰启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