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刘亮程:对一根木头的尊重
当代 2023-06-21 07:00

前不久,我在喀纳斯景区,一个山庄老板告诉我,说他那里有一根奇异的大木头,让我过去看一看。我对大木头一向好奇,就跟了去。一进山庄,果然立着一棵非常高大的木头,头朝下栽在土里,根须朝天张牙舞爪,我看了非常生气,对老板说:“你怎么可以把这么大的一棵树头朝下栽着呢?”老板说,“是棵死树。”我说:“死树也是树。它有生长规律,它的生长是头朝上,像我们人一样,你不能因一棵树死了,就把它头朝下栽到地上。假如你死了,别人把你头朝下埋到土里,你肯定也不愿意,你的家人也不愿意。”

这个老板显然不懂得该怎样对待一根木头。谁又懂得这些呢?我们现在做什么事都普遍缺少讲究,我们只知道用木头,用它建筑,做家具,但不知道该怎样尊重地用一根木头,我们不讲究这些了。但我们的前辈讲究这些,我们古老文化的特征就是对什么都有讲究。有讲究才有文化。没讲究的人没文化。

看看老家的老宅子,从一砖一瓦,到怎样用木料,都有讲究。

我们的祖先把传统文化系统建筑到房子里,人住在里面。

记得几年前我装修一个酒吧时,买了一根长松木杆,要安在楼梯上当扶手,木工师傅把木头刮磨好,问我:

“这根木头该怎么放?”

我说:“你说该怎么放?”

他看看我说:“应该是小头朝上,大头朝下。我们老家都是这样做的。”

木工师傅的话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他显然没有上过多少学,但是他知道最起码的一点,木头要小头朝上,大头朝下。原因很简单,因为树活的时候就是这样长的,即使它成了木头,做成一个楼梯的扶手,也要顺着它原来的长势,不能头朝下放。这是谁告诉他的呢?就是我们乡村文化给他的。在乡村,老人都是老师,好多事情他们懂,知道讲究。老人按讲究做的时候,年轻人就学会了,文化就这样一代代往下传。

我小时候看大人盖房子,大人干活时我们孩子都喜欢围着看,尤其是干技术活,因为这些活我们一长大就得干。干的时候再学来不及。只有小时候有意无意去学。大人们盖的是那种朝前出水的平房,屋顶有一点斜度,前低后高。房顶的椽子一律大头朝前。檩子横担着,没有高低,但也有讲究,要大头朝东。房子盖好了,一家人睡在一个大土炕上,睡觉也有讲究,大人睡东边,睡在房梁的大头所在的地方。小孩睡西边,睡在大梁小头所在的地方。我从小就知道了盖房子木头该怎样放。以前到了村里人家,习惯仰头看人家房顶的椽子檩子,有的人家也不讲究,看到不讲究地摆放木头我就觉得不舒服。

中国人讲究顺,这个顺就是道。道是顺应天地的,包含了天地万物的顺。我们干什么事不能只考虑人自己顺,身边万物都顺了,生存其间的人才会顺。木头的顺是什么?就是根朝下,梢朝上,树活着是这样长的,死了的木头也是树,也应该顺着它。我想,即使一个没讲究的人,看见一棵大树头朝下栽在地上,心里也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因为它不顺。我们住在一个木头摆放不顺的房子里,生活能顺吗?

选自《刘亮程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版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随笔|王晔:一根童年的甘蔗
汪迷部落 2025-01-16
赏读|庞余亮:每年的季节,都在秋天拐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10-11
文学|刘亮程:散文是聊天艺术
现代大学网 2024-05-05
《繁花》联合导演程亮: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根痰盂柄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1
赏读|刘庆邦:所为难得是情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0
赏读|汪凌:​​​儿时的爱好——小画书
汪迷部落 2023-12-29
壳上有斑的鸡蛋最好别吃?蛋壳长斑究竟是咋回事?
大众医学杂志 2023-06-10
新作|刘亮程:文学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想法,不是做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