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大格局、高智慧,无非就是一种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
-1-
格局越大,越不纠缠
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改正自己的错误,升华自己身上,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
越是这样的人,越不会和烂人烂事、小人小事纠缠,不因旁人的看法患得患失,不因现实的流言蜚语纠结。
这正如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真正大格局的人,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如同心痛一样。
念念之间,一心都专注在痛楚之上,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说闲话,管闲事呢?
曾国藩刚在翰林院任职时,上司赵楫的父亲进京,下帖子请同事赴宴。
当时曾国藩刚做官不久,俸禄也很少,日子很拮据。
再者,他对这种敛财的事也深为不齿,所以不顾同事们的劝告,没有去捧场,因此得罪了上司。
幸好当时曾国藩紧接着连升几级,官职大过赵楫,赵楫纵使有千万个不满,也只能压在心里。
可惜好景不长,后来曾国藩遭弹劾,连降数级,再次在赵楫手下做事。
当时曾国藩皮癣发作,严重到不能久坐,便去向赵楫请假在家修养。
赵楫好不容易等到报仇的机会,他板起脸来,没好气地训斥:“你才被降职,就要请假,是看不起本官吗?你的假,我不准!”曾国藩只得继续带病工作。
平日里,只要逮着机会,赵楫就要训斥他一番,还到处说他坏话,处处压制他,连同事们都看不过去。
曾国藩却当作没事一样,只管做好手上的工作。
后来曾国藩立下丰功伟业,始终没有伺机报复赵楫。这就是格局越大的人,越不爱纠缠。
曾国藩说:“士有三不斗:勿与君子斗名,勿与小人斗利,勿与天地斗巧。”
对于小人小事,烂人烂事,与他们计较就是浪费生命,白白给自己找气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纠缠、不计较。
不纠缠、不计较,就不会树立太多的敌人,不会时时遭人陷害;不纠缠、不计较,就能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充沛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正是因为不与烂人烂事、小人小事纠缠,曾国藩创下了九年内连升十级的官场奇迹,终于成为一代名臣。
-2-
智慧越高,越不贪婪
古书上记载,从前有一个很穷的农民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农民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
这个人一开始只求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
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
直到做了宰相,还要求做皇帝。
蛇此时终于明了,人的贪心是无底线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吃掉了。
蛇吞掉的是宰相,而不是大象,留下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
今天,人们渐渐地把“人心不足蛇吞相”写成“人心不足蛇吞象”来比喻人贪心永远不会满足,就像蛇贪心很大最终想吞食大象。
其实真正贪心大的是人的心,而非蛇。
《庄子》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鸟在林子里安家,所占用的不过无数颗树的一个树枝。偃鼠在合力喝水,最多不过喝到满腹为止。
这就是告诉我们做人不要贪婪,因为贪婪是许多祸事的根源。
贪吃蜂蜜的苍蝇,会溺死在蜜浆里,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有人说,贪婪是一种精神病态,就像先天残疾一样,它是一种后天的残疾;就像肢体残疾一样,它是一种精神的残疾。
渴求那些自己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难道不是病态吗?
贪婪是个无底洞,满足是个无尽藏。
人应当戒除贪欲,放弃那些多余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
因为那些东西对于你的幸福来说,就是“余食赘行”。道德经云:“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不但不是帮你得到幸福的,反而是阻碍你得到幸福的。
人生,应该舍弃贪婪之心,追求平静平和的内心状态。
-3-
其实,格局越大,智慧越高,两者相辅相成。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结局:能力决定你能得到什么,而格局,却会决定你最终能走多远。
格是内心的位置,局是外在的局面。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界和心胸,体现出来的外在状态。
大境界才能有大胸怀,大格局才大有作为。成功者运气的背后隐藏着大格局。拥有怎样的格局,就拥有怎样的命运!
一棵石榴种子的三种结局:
放到花盆里栽种,最多只能长到齐腰而已!
放到缸里栽种,就能够长得高过屋檐!
放到庭院空地里栽种,就能够长到四五米!
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进步,提升自己的格局,改变自己的命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而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到的人,这些不仅决定了你的人生视野,也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
改变你的人生格局,你应当做这三件事:
一、读书:变化气质,沉淀灵魂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锻炼与不锻炼的人,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甚微。
但是隔五年十年看,身体和精神状态上就有了巨大差别。读书也是一样的道理,读书与不读书的人,日积月累,终成天渊之别。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然潜在的。
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一个人认真读过的书其实早已融进他的灵魂,沉淀成智慧和情感,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
二、行万里路:一路风清,且行且惜
如果说读书,是在字里行间旅行,江水徐徐行万里。那旅行,则是从山川湖泊读书,天地悠悠读万卷。
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的同时,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视野愈加开阔,你会发现,人生开始变得不一样。
司马迁,二十岁遍游九省,史上最伟大的历史作品之一《史记》,就是在司马迁的壮游后完成。
他从十岁开始读万卷书,父亲司马谈为他延请当时大儒孔安国、董仲舒为师;
二十岁那年,司马谈给他一辆马车,指导他有目的、有计划的到广阔社会中实地考察,接触壮丽河山和四方之民的生活习俗,并搜求历史传说与各种史料。
司马迁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学术旅行,“读无字之书,禀山川豪气”,最后终于能“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你的格局,在旅途中会被渐渐的放大。
三、遇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战国策云:“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者与役处。”意思是有帝王风范的人,是跟身边的老师级别多相处的;
只想称王的人,是跟身边的“友”级别的人相处的,而称霸的人,则跟听命于他的“臣”相处,最差等级的人,就是跟身边的“役”即打杂的人相处的。
所以,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
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朋友的大格局会影响你的人生格局。
一个有格局的朋友,会在你迷茫时,给你中肯的建议,提高你的人生层次。
如果你想聪明,那你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你才会更加睿智;如果你想优秀,那你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你才会出类拔萃。
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你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能登上巅峰。
如果你都做到了上面这些,相信:你的格局眼光,一定就会不一样。
正如电影《一代宗师》给出的答案:“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活,你为了什么而奋斗,才能获得什么层次的回报。
决定你人生上限的,不是能力,而是做人做事的格局。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