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工智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智能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大兴区一直关注的话题。大兴区教育系统积极展开各种尝试,取得了实践经验和特色成果。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3月22日,大兴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协同发展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市大兴区新源学校召开。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深度融合,2021年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行动。2021年9月,大兴区获批成为试点单位,并成功立项“大兴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协同发展项目”。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大兴区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开展了多样的探索性活动,试点校形成了较为丰硕的特色经验和成果。
大兴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冲在致辞中表示,大兴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协同发展项目为大兴探索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更是大兴深入落实基础教育改革任务、促进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同时,对项目推进,周冲要求,要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教师要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要明确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的新任务,聚焦大兴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扎实开展八大工程和十六项具体任务的行动研究与实践探索;要形成大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实践,试点校先行先试、“政府-企业-区域-学校-专家”协同推进,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发展、助力教育质量提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大兴路径,形成具有大兴特色的实践经验。
随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以“推进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题作主旨报告。其表示,应认识和把握数字时代对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工作,推进教师队伍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推进会中,周冲为来自高校、教科研机构和一线学校,包括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人工智能、教育技术和教育管理等相关领域的10名专家代表颁发聘书。北京教育学院原院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组长李方代表专家发言时表示,将结合项目建设的八大工程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着力点,为项目推进理清脉络,明确思路。
经过对区内中小学综合评估,区教委确定了14所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学校,试点学校涵盖集团校、直属校、农村校、优质校等各个层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试点价值。大兴区政协副主席、区教委主任、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赵建国在推进会中宣读试点教育集团、试点学校名单,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委副主任石凤玲、区教委副主任寇国新为试点教育集团、试点学校颁牌。
“‘大兴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协同发展项目’包括八大工程和十六项任务。项目实施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依托,以教师专业发展应用生态建设和教师发展大数据建设为核心,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和应用模式研究为抓手,通过应用创新和机制创新,实现教师培养环境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师管理评价创新,提升教师人工智能教育素养,实现智能教学、智慧教研、智慧培训和精准评价,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推动大兴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兴区教委副主任寇国新以《智联课堂 智联发展 智享未来》为主题发言时,从落实保障措施、智能环境改造和信息技术2.0培训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区域工作的丰硕成果;从跨校区、跨区域双师课堂,跨校区、跨区域联合教研,数据支持的精准教学,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研,智能助手创新教与学方式和“科普∙科学∙科创”的人工智能教育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试点校的丰富实践。
接下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协同发展项目会按照“三优先、两同步、一结合”的总体思路深入推进。
据了解,大兴区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高质量协同发展项目推进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明确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意义和具体方向。大兴区将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新技术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不断破解大兴区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难题和瓶颈,形成具有示范性、可复制、可借鉴的“大兴模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