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宽等人翻译的《奥斯曼战记——德国将军一战回忆录》(Five Years in Turkey)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人物回忆录。
该书作者利曼·冯·桑德斯原为德意志帝国第二十二步兵师中将师长。1913年6月,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年多,他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德国驻奥斯曼帝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他在外交部门工作过多年,但从未到过奥斯曼帝国,而这次任命却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次大战。在大战期间,他指挥奥斯曼军队先后参加了达达尼尔战役(加里波利战役)、西奈战役和巴勒斯坦战役,有很多个人心得。西方人的一个传统是写回忆录,许多政治家写的回忆录洋洋洒洒,充斥着大量细节和作者的心理感受。而本书有所不同,作者行文简洁,叙事清晰,同样也包含了具体事件的诸多细节和个人评论,它既反映了军人不苟言笑和严谨的处事风格,又是作者作为战败国军人身份的真实写照。
对于一个地区的历史包括中东地区的历史,人们主要是通过教科书来了解的,而教科书的重点是一个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战争并非重点。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是欧洲战场的战事,如著名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马恩河战役等;至于奥斯曼帝国的战事,有的书几乎不置一词,或者一笔带过,最多提一下达达尼尔战役。因此,普通读者,甚至一些从事中东研究的学者,对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的战事所知甚少。事实上,奥斯曼帝国的战事牵制了俄国、英国和法国的军力,从南线支援了德军在北线的作战,并对邻国保加利亚随后加入同盟国一方参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有限(在这里不讨论战争的是非问题)。
由此,本书作为一个在战前已经在奥斯曼军队中任职、战争开始后亲自指挥战事的德国高级军官的回忆录,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例如,作者提供了以下重要的情况。
第一,战前德军卷入了奥斯曼军队的内部改革,德国军官还直接在奥斯曼军队中任职,体现出了德奥两国、两军的密切关系。例如,作者在到达奥斯曼帝国后出任奥斯曼军队第一军团司令,后改任第五军团司令。在大战结束时,在奥斯曼军队中任职的德国军人总人数有1万多人,其中包括工兵以及素丹的副官陆军元帅冯·德·戈尔兹。
第二,德国军官直接参与了奥斯曼军队对协约国军队的作战。其中,作者以第五军团司令的身份指挥了达达尼尔战役,粉碎了协约国军队以占领伊斯坦布尔为目标的登陆作战。后来成为土耳其共和国奠基人的凯末尔也参加了这次战役。
第三,奥斯曼军队在大战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员、装备、军火供应和卫生问题。以炮兵而言,不但火炮的性能大大落后于协约国军队,而且严重缺乏炮弹,从而影响了前线战斗。但在一些战斗中,装备落后的奥斯曼军人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有效地杀伤了装备精良的协约国军队。
第四,回忆录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奥斯曼帝国从战前中立到参战的过程及其在大战期间的一些重要战役,包括达达尼尔战役、西奈战役和巴勒斯坦战役及在约旦、伊拉克、叙利亚等地的作战等。
第五,奥斯曼军队内部的种种矛盾及德国军官与奥斯曼军官的关系。例如,青年土耳其党三巨头之一恩维尔因为桑德斯对奥斯曼军官在高加索战役指挥不当提出抗议,把桑德斯从第一军团司令调任第三军团司令,结果遭到后者的拒绝。
第六,德国在战争期间对奥斯曼帝国的过高期望。前者甚至希望后者征服英国控制下的埃及,使英国支配下的波斯独立,在高加索地区建立独立国家,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从阿富汗入侵英属印度。这是完全不切实际的。
此外,书中也描述了战前在奥斯曼帝国,德国与英法等国家之间的关系。
总之,本书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驻奥斯曼帝国高级军官的回忆录,对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及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关系,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军事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对普通读者也是一部有意义的读物。
是为序。
黄民兴
2021年6月30日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