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作为承载一日三餐的烹饪空间,其卫生情况关乎着全家的健康。
为防止“病从口入”,很多人平时都会积极打扫厨房,从锅碗瓢盆到台面墙壁,都清洗得一干二净,但却常常忽略了另一件很重要的事——检查厨房里的各种用品并进行更换。
厨房用品其实都有自己的使用期限,有的即便没坏,也得定期更换,否则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尤其是下面这4样东西,大家一定要注意!
1
筷子
出现3种情况立即换
日常清洗筷子后,最好将其筷尖朝上、竖立存放于通风环境中。每周至少对筷子进行一次煮沸消毒,即放入100℃的沸水中,煮5分钟以上。
不过,不管是什么材质的筷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都容易出现细微的划痕。而这些细微的缝隙里可能聚集食物残渣和油污,时间一长,细菌就极易滋生。
更换时间
筷子必须定期更换,通常每6个月就建议换一次;老人、小孩、孕妇对菌群的抵抗力差,可以换得更勤一些。
另外,如果筷子上出现了下列情况,即使没到时间,也需要及时换掉。
①变色、长斑
筷子掉漆、变色时要及时更换,以免一些有害物质随进食误入体内。特别是当筷子表面出现斑点时更要小心,很可能滋生了霉菌,甚至可能有黄曲霉毒素,若继续使用可能增加肝癌的患病风险。
②弯曲、变形
当筷子在非外力作用下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说明它很可能因为受潮或其他因素,内部已经发生了变质,此时也应该及时更换。
③出现异味
筷子如果闻上去有一股潮味或者酸味,也是它受污染、变质的信号,不宜再继续使用。
2
砧板
细菌的“集散中心”
砧板可谓是细菌的“集散中心”,随着食材的切割,上面存留的致病菌都可能附着在之后处理的食物上,而后侵入人体、危害健康。
有相关部门检验发现,在生熟混用的砧板上,每平方厘米含有大肠杆菌400多万个!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也会残存在处理完生肉的砧板上。
而且和筷子一样,砧板用久了之后,其表面往往会留有较多的刀痕,这其中也很容易藏污纳垢,只是用开水浸泡,根本无法消灭上面的细菌。特别是木质砧板,吸水性强,更容易开裂、长霉。
因此,日常使用时,建议大家至少准备2块砧板,分开处理需要加工的生食和直接入口的熟食,避免微生物交叉感染。
使用完后及时清洗并擦干,竖立或悬挂在通风的地方,注意保持干燥。每次使用前最好再用流水清洗一次。
更换时间
一般来说,如果你使用的是竹制、木制的砧板,或者身处非常湿润的地区,那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建议更换一次。
若是砧板上出现了霉点、黑斑,那就应立即换掉,不要再使用了!
【注意】不建议大家用洗洁剂清洗砧板。因为这类的清洁液会渗入砧板内,不仅会导致砧板霉烂,还可能污染在上面处理的食材。
3
抹布、洗碗海绵
“细菌培养皿”
抹布、洗碗海绵自带吸水属性,对细菌来说是理想的“培养皿”。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在一块豆腐干大小的抹布上面共检测到了740万个细菌!
使用这样受到污染的抹布和洗碗海绵继续搞卫生、刷碗筷,不仅达不到清洁效果,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因此,平时使用完抹布、洗碗海绵后应尽量悬挂晾干。
每隔一段时间,大家可以将它们打湿后放到微波炉里,加热2分钟左右,或者放到沸水里煮5分钟,可以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如果家中有洗碗机,也可以直接把抹布、洗碗海绵放进去一起清洗,会干净许多。
更换时间
抹布、洗碗海绵通常用得越久,上面的细菌就越多。为安全起见,这类物品最好1个月更换一次,有条件的也可以考虑改用环保的一次性抹布。
4
食用油
包装上保质期≠开封后保质期
很多朋友出于性价比的考虑会习惯买大桶的食用油,包装上面写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但要注意的是那是指未开封情况下。
开封后的食用油,其中的油脂与空气当中的氧气接触,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氧化产物。特别是植物油,其中有较多不饱和键,氧化后会形成小分子的酮、醛等很多不利于健康的物质。
而且,开封太久还会增加油脂感染霉菌的风险。
更换时间
开封超过3个月的食用油,大家尽量不要再吃了;如果发现有“哈喇味”,更应立即倒掉。担心浪费的朋友,可以选择购买小瓶装的油,短期内就能吃完,还有利于经常更换品种。
另外,装油的油壶,最好放置在阴凉避光处,每次使用后都要拧紧盖子。油壶内的油一定要用完后再倒入新的,倒入新油之前记得清洗,因为旧油和新油混杂,也容易加速油的氧化。
【注意】除了食用油之外,还要记得检查一下厨房里别的调味品的保质期和状态,及时丢弃更换。像蚝油,它开启后需要冷藏,如果发现出现了长毛、变稀等情况,就说明变质,需要扔掉;辣椒粉、胡椒粉等粉状调料如果出现了结块、颜色改变等,也不宜再食用了。
来源:我是大医生
编辑/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