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凝聚新时代城市治理磅礴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21 07:13
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诉求为驱动,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中国之治”的首都样本,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北京构建起面向所有责任主体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将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三率”作为核心指标,强化解决问题的导向和群众满意的目标,从过去注重程序上“办结”转变为注重实质上“解决”。

12月18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闭幕式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石家庄、广州、深圳、海口、成都等13个城市共同发布国内首个城市治理现代化宣言《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聚焦“坚持人民至上,共创美好生活”主题,提出“十点倡议”,与世界分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不断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努力让城市治理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共同发布《城市治理现代化北京宣言》,既是一个广泛的号召,也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奏响了建设人民城市、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强音。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宣言》提出的“十点倡议”中,第一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其他九点也都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民至上”的庄严承诺和“一切为了人民”的深情担当:从“加强基层治理、筑牢治理基础”,到“加强数字治理、建设智慧城市”;从“加强区域协调、促进平衡发展”,到“加强生态文明、共享低碳生活”……无不将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城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为民情怀。

当前,各地城市规模日渐扩展,社会结构日趋多元,群众利益诉求复杂多样,治理难度不断增大。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需要观念升级、制度完善、技术支撑,更要牢牢立足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十点倡议”明确提出“坚持依靠人民、建设人民城市,让城市治理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发挥好政府、社会、市民以及市场主体等各方力量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坚持走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策于民,积极探索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引导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参与城市治理,以共商共建共享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就能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城市管理者是答卷人。经过多年探索创新,北京市坚持党建引领,以群众诉求为驱动,推进接诉即办改革,着力解决城市治理难题,大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了“中国之治”的首都样本,探索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的新路。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构建起面向所有责任主体的全方位考核评价体系,将接诉响应率、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三率”作为核心指标,赋予解决率和满意率更高权重,从而强化解决问题的导向和群众满意的目标,从过去注重程序上“办结”转变为注重实质上“解决”。

北京推进接诉即办改革的经验启示我们:坚持人民至上,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成效、改进工作、推进整改、巩固成果的第一标准和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动力,主动作为谋硬招,锐意创新出实招,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交出城市治理高分答卷。

城市治理的水平和成效,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和谐稳定,直接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改革,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首都和中国城市必将变得更文明美好、更宜居宜业。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激发群众参与城市建设治理的磅礴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6
人民日报和音:凝聚起28亿多中非人民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 2024-09-09
坚持人民至上谋划和推进改革
人民日报 2024-07-22
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人民日报 2024-07-01
北青快评 | 以群众路线为引领,凝聚背街小巷治理的磅礴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坚持人民至上,创造历史伟业
《求是》 2024-04-15
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求是 2024-03-17
习近平向全球人权治理高端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 2023-06-1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