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这个工程如果要在石油天然气管道附近区域进行作业,需要经过审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注意事项回头给您开一个《执法事项提示单》,您看一下就明白了。”
“那太好了,之前我们还真不太了解,谢谢啊。”
这是近日发生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村村外的一幕。原来,一家公司计划在石油天然气管道附近施工。由于施工位置特殊,城管执法人员向公司负责人提前讲解注意事项。
随着供暖期来临,海淀区城管执法局加大了对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监督执法力度,在督促管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同时,严防第三方施工破坏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现象发生。根据疫情发展形势,执法人员采用科技赋能执法手段,充分利用非现场执法方式,采用卫星拍摄隐患点等途径将执法端口前移。与此同时,与管道企业政企联动,发现问题线索进行立体式隐患排查处置。
据海淀区城管执法局的执法人员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保护法》相关规定,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地域范围内,禁止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蚀性物质、使用机械工具进行挖掘施工等行为。禁止未经批准在管道线路中心线两侧各五米至五十米和管道附属设施周边一百米地域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铁路、公路、河渠,架设电力线路,埋设地下电缆、光缆,设置安全接地体、避雷接地体。
如果有相关工作计划,应当向管道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主管管道保护工作的部门(区城市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无论属于哪种情况,在进行过程中都要与管道企业积极沟通联系,共同保护管道安全。
在执法过程中,海淀城管执法局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把普法融入执法的全过程,将事先提示与事后处罚相结合,在违法行为可能发生前,采用提示单形式告知相对人应遵守的法规和注意的事项。
执法人员介绍,“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避免了当事人因为不知法、不懂法造成违法行为产生,另一方面也践行了柔性执法的理念,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能更好地赢得当事人的理解和配合。”
此外,根据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结合现在疫情形势,执法人员探索了全新的执法文书电子送达方式,通过微信、电子邮箱等方式发送给当事人,并运用权利卫士APP盖上可信时间戳,固定电子数据证据,便利了当事人的同时也提高了执法效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