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 | “无糖”也不是100%不含糖!还有商家拿“无糖”做营销噱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0-27 18:45

含糖饮料的消费被认为是可引发死亡最大行为风险因素之一。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人在《欧洲公共卫生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中国因摄入含糖饮料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和疾病负担显著增加。当人们普遍关注饮料、食品含糖时,有些商家打出“无蔗糖”概念误导消费者,实际情况是“无蔗糖”不等于“无糖” 。此举还可能因此引发消费放松警惕,更加过量消费含糖饮料。

调查:

网红酸奶、饮料标“无蔗糖” 商家拒绝解释是否含糖

所谓糖,因其由碳、氢、氧元素组成,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聚合,故也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含糖饮料的定义为,在制造饮料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糖(任何形式的糖,如红糖、玉米糖、玉米糖浆、果糖、葡萄糖等),且含糖量超过5%的饮料。市面上常见的含糖饮料包括碳酸饮料、果汁、运动饮料、功能饮料、加糖咖啡或奶茶等等。根据GB2805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近年来,当人们普遍关注饮料、食品含糖时,有些商家打出“无蔗糖”概念误导消费者,实际情况是“无蔗糖”不等于“无糖” ,而“无糖”也不见得是真的不含糖。此举还可能因此引发消费放松警惕,更加过量消费含糖饮料。

孟女士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家中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她平日购物挑选酸奶、饮料等特别注意看包装上配料表糖含量。看到某平台一款网红饮料标注“无蔗糖”,虽然价格比普通饮料贵2-3倍,但因为网红推荐、营养价值高、不含糖,她还是下单购买了几盒。孩子非常喜欢喝,她就不断下单购买。结果仅几周时间,孩子明显胖一圈。直到她发现“无蔗糖”饮料中不含蔗糖,但加入了果葡萄糖浆,这种吸引孩子的爱喝的饮料,并不想象的含糖量为“零”。

北青报记者向商家询问“这款零蔗糖的产品,含有别的糖吗?”之后,商家的客服回复称:“这个不确定呢,建议亲收藏再购买。”在主页上记者找到该产品的配料表截图,明确写着“与糖和脂肪战斗的酸奶”,配料表中显示该产品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为4.5%,也就是500克含有22.5克糖。虽然比一般产品要低一些,但并不是不含糖。

专家:

“0蔗糖”、“无蔗糖”不等于“无糖” “无糖” 也不是100%不含糖

“无糖”也不是真的100%不含糖。以网售的一款粽子产品写明“0蔗糖”为例,有些消费者看到这个标签理解为这款产品不含糖,大快朵颐时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实际上,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100克的糯米含糖量达到了15%。糯米中还含有丰富的淀粉,淀粉进入人体之后会转化成糖类,升糖指数更是非常的高。

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营养师李燕菊、 周林桦撰文称,所谓“无糖”没有一般人想得那么完美,例如,无糖饮料、无糖食品并不是100%无糖,喝多、吃多了一样可能长胖。如果看到饮料或食物外包装上写着无糖、低糖、无蔗糖的字样,根据GB28050-2011的标准,它们是这些意思——糖含量≤0.5g/100ml,可声称无糖;糖含量≤5g/100ml,可声称低糖。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无蔗糖是指不额外添加蔗糖,如白糖、红糖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在社交媒体中指出:“甜饮料的麻烦,就是让人不知不觉喝进去大量的糖(或各种糖浆)。近年来糖的使用变化尤其令人担心,因为饮料、甜食、糕点,甚至所谓的健康食物,都喜欢用果糖或果葡糖浆来增甜了。为什么呢?一是它们更清甜,二是可以贴上“无蔗糖”的标志。”

尤其是“无蔗糖”不等于“无糖”,商家打擦边球偷换概念的行为应该受到批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郭晓蕙认为,我国的糖控制工作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食品营养标签明确标注各种糖的种类和含量,比如是蔗糖、葡萄糖、还是果糖,含多少克,而不仅仅在配料表中模糊标注。对于无糖饮料的甜味剂成分和含量,也要标注清楚。

关注:

木糖醇等代糖类“无糖”食品  勿忽略食材本身含糖

除了这类“无蔗糖”食品和饮料,事实上,市场上还有一类“代糖”类食品和饮料也备受关注。市场上还有一些针对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无糖”食品,使用木糖醇等作为甜味剂的产品。相关医学人士指出,这类“无糖食品”指的是添加糖分,但也不是真的无糖的意思。木糖醇是五碳糖,能够补充能量,改善糖代谢。在体内的代谢不依赖于胰岛素,不增加血糖浓度。如果将木糖醇加入到饼干、糕点之类的食物中制作成“无糖食品”,仍然需要警惕。因为糕点、饼干等食物本身含大量淀粉、油脂,升糖指数会很高,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大量食用。

链接:

中国因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人数三十年来翻番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周脉耕等人在《欧洲公共卫生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tudy on the death and disease burden caused by high sugar-sweetened beverages intake in China from 1990 to 2019 “的研究论文。

1990-2019年因含糖饮料而死亡的数据变化

该研究发现,三十年来,中国因摄入含糖饮料而死亡的人数达到4.6万人,与1990年相比增加了95%,几乎翻了一番。中国因摄入含糖饮料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和疾病负担显著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饮料销售量从2010年的9791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17165万吨。

过度饮用含糖饮料导致的疾病负担

研究人员表示,过量摄入含糖饮料是一项重要的危害健康因素,与高BMI(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红肉摄入、饮酒和吸烟一样有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人的饮食在逐步发生变化,从传统的饮食转变为减少谷物摄入、高油高盐高糖、高肉类等。

基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建议应关注中国人群摄入过量含糖饮料的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内存:

人们为什么喜欢吃糖?

喜欢吃甜食是人的一种本能,甜食不仅补充能量,同时大脑中的多巴胺神经元会被激活,使人产生愉悦感,就会对糖产生更多渴望。

研究显示,摄入含糖饮料与吸烟和饮酒一样容易让人沉迷。要想远离肥胖,控制血糖,最好的饮食方法还是少吃任何人工甜味的食物,多吃粗粮豆类薯类,用天然质地的新鲜水果来替代甜食和甜饮料,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什么无糖、低糖食品上。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无糖月饼、保健月饼,有必要买吗?
马上营养 2023-10-01
控糖潮流正热,但相关调查显示八成消费者搞错了控糖重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21
吃着不甜,含糖量却很高!当心食物中的“隐形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3-09-20
“低糖”“无糖”“代糖”,真的不长胖吗?
疾控U健康 2023-08-25
“低糖”“无糖”“代糖”,真的快乐不长胖吗?
疾控U健康 2023-08-24
无糖并非不含糖,长期喝会有健康隐患吗?
澎湃新闻 2023-03-15
明明含糖,这些饮料为何能打“无糖”标签?标准是怎么定的
澎湃新闻 2023-03-15
“无糖饮料”真不含糖吗?看看41款饮料配料表给出的答案
澎湃新闻 2023-03-1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