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秋粮已收获9.88亿亩
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多晴少雨,北方出现降温大风,利于秋粮脱水收获,秋收进度加快。据昨天的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全国秋粮已收获9.88亿亩,完成75.7%、同比快3.3个百分点。
眼下,南方秋粮收割加速推进。在湖南益阳,当地在12个产粮乡镇41个村试点推行土地数字化改革,将经营权实行数字化登记,全部流转给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由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网招标,引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经营,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效。连日来,益阳市179万亩晚稻进入集中收获期,亩均产量达1000斤左右。
吉林省今年大力推广高效、智能、精细化作业的农机装备,可以实现玉米摘棒、脱皮甚至秸秆还田的全程机械化收获。
在安徽颍上,72万亩水稻收获进入尾声。今年当地投入联合收割机3800台套,为把秋粮作物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颍上县要求所有收割机全部加装减损设备。农机主管部门派出技术人员下沉秋收一线现场指导农机手进行减损操作,并现场检测。从检测结果看,当地今年水稻机收损失率降至平均1.6%。
良种良法配套 多地秋粮单产提升
今年,不少秋粮产区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秋粮单产进一步提升。
山东省庆云县今年采用农田暗管排灌新技术,通过传感、远程精准分析控制、物联网等技术手段,达到节水灌溉和调节土地盐碱成分的目的,让曾经的盐碱地不但长出了高产米,而且实现了“稻、麦两季轮作”,土地效益翻番。现在,6000亩的水稻进入集中收获期。
在内蒙古通辽,300万亩秋粮今年应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研发的玉米密植滴灌技术。测产结果显示,千亩片区最高单产达到1227.58公斤每亩,刷新了我国东北地区玉米主产区单产纪录。
在宁夏固原,40多万亩的荞麦、燕麦、谷子等杂粮迎来收获。今年,固原市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海拔相对较高、光热条件较好的自然优势,在山区种植耐旱杂粮品种,同时加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力度,杂粮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河北永年的1.3万亩复合种植的大豆玉米迎来收获。由于今年第一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确保颗粒归仓,当地农业部门提前从外地调拨大豆、玉米收割机,并聘请经验丰富的农机手进行现场培训、全程跟踪服务,让种粮大户放心、省心,实现“一地双种、一季双丰收”。
全国秋种进入高峰期
眼下,全国秋种进入高峰期。冬小麦播种已完成39.6%、冬油菜已播48.9%,进展顺利。
连日来,河南省紧抓天气晴好时机,积极开展冬小麦播种,预计全省播种面积将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
在叶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内,随着4台大型精量播种机来回作业,一粒粒饱满的麦种和优质肥料被播进土壤里。与传统的播种机不同的是,精量播种机增加了肥料箱和镇压轮,不仅能一次性完成播种、撒肥、保墒三道程序,还能精确控制播种、施肥的间距和深度,减少籽种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今年,叶县小麦种植面积达96万亩,为提升播种质量,当地大力推广新型智能机具,帮助农民抢抓农时种好小麦的同时,还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适量播种,为冬小麦出好苗、出全苗奠定坚实基础。
叶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赵春峰:播种是粮食丰收的基础,我们下乡宣传科学麦播,指导农民对种子进行拌药包衣,防治地下病虫害,以提高小麦的出苗率;鼓励农民减少化肥使用量,以提高小麦的品质。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