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IPO!港股迎首家动力电池企业 明星机构云集 股价——
证券时报 2022-10-07 02:34

在当下最火爆的新能源赛道里动力电池占据绝对的C位,中创新航作为动力电池领先头部企业,其上市步伐更是一直受到市场关注。今日,中创新航成功登陆港交所,发行价38港元,开盘小幅走高后,随后破发一度下跌逾2%,截至午市收盘,微跌0.13%,市值673亿港元。

此前,中创新航进行多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0亿元,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红杉资本、华平投资、基石资本、广汽资本等多家明星机构。此次港股IPO更是获得天齐锂业、小鹏汽车、大族激光、精测电子等15家企业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涵盖了整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日前发布的月度数据,今年前8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排名前5的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欣旺达。而在港股的中创新航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其踏准节奏成功转型的逆袭史堪称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弯道超车的缩影。

中创新航总部位于常州金坛区,作为常州新能源产业的“链主企业”,公司董事长、总裁刘静瑜表示,中创新航正从材料创新、结构创新、系统创新、制造创新等多维度推动电池技术迭代升级。

中创新航主要从事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按装机量计,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中及中国第三方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三及第二,市场份额为8.2%;在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4.5%。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中创新航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34亿元、28.25亿元、68.17亿元,2020年、2021年营收增幅分别为62.96%、141.28%,三年累计营收超100亿元。按电池类型划分的收入结构来看,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并驾齐驱,其中,三元电池自公司战略重心转向后,其收入占比一直维持在七成以上,是驱动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战略落地的成效亦可见一斑。从服务客户来看,目前中创新航几乎已经配套国内所有主要新能源车企,客户中广汽、长安、小鹏等都是国内头部汽车公司。

有港股基金经理坦言,尽管公司公开认购惨淡,暗盘破发,对于市场而言,中创新航作为港股市场第一家动力电池企业,属于稀缺性投资标的,后续仍然值得关注。

IPO前完成多轮融资

前身为动力电池厂商中航锂电,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共同投资,成立于2009年8月,2022年3月改名中创新航,启动赴港上市进程。

在上市之前,中创新航成功引入多家投资机构。据公开报道,2019年6月,中创新航引入金坛投资和金圆产业,2020年底引入小米长江产业、红杉资本、基石资本、广汽资本。2021年9月,中创新航最新一笔融资引入航空工业、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等,此时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630亿元。

到今年9月9日,中创新航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拟募资规模15~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05~140亿元。根据此前公告按每股发售价38港元计算,此次中创新航募资约101.02亿港元,扣除全球发售应付的包销费用及佣金后,所得款项净额约98.64亿港元,为今年以来募资额第三高的港股新股。

基石资本在2020和2021年连续两轮投资中创新航,累计重仓近1亿美元。作为主要投资负责人,基石资本合伙人杨胜君告诉证券时报记者,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是未来最重要的产业方向之一,而在各类新能源技术路线中,锂电池技术体系的优势巨大,首先它对中国而言不存在“卡脖子”问题,其次它在成本、工艺的成熟性还有大规模商业化生产等各方面都是最有竞争力的。而汽车产业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分散的市场格局,下游汽车厂商为了实现供应链的安全和多元化,一定会倾向于给更多的本土厂商机会。

杨胜君认为,动力电池产业作为科技制造业,兼具“大规模制造”与“科技制造”的特点,就这两项能力而言,中创新航是本土厂商中继宁德时代、比亚迪之后最强的。中创新航的掌舵者刘静瑜曾把中国面板企业深天马做到了世界前列,早已证明自己在科技制造业上的卓越能力,如今她把在面板产业厮杀的经验带到中创新航,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广汽资本总经理袁锋透露在2020年广汽资本投资了中创新航(旧称中航锂电,下同),他此前在接受证券时报专访时表示,对该公司的投资是比较典型的产业赋能代表案例,广汽资本首先向中航锂电提供了资金支持,通过对接集团不同业务需求,为中航锂电带来了强大的订单支持,真正地用产能产品去支持赋能;第二,在融资的时候推荐合适的投资机构,共同尽调一起联合投资,最终帮助其做大做强;第三,在扩大建厂时,帮助其对接广州本地的银行给予贷款支持、帮助企业融资和优化成本。与此同时,中航锂电也围绕广汽的产品需求在其原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别的技术开发与支持,真正实现产融结合“1+1>2”的效果。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