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能源行业加速转型,年轻人愿意下煤矿、去火电厂吗?
中国能源报 2022-08-30 14:20

“我主动放弃保研到煤矿工作,觉得到生产一线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对口就业前景也会更好些。毕竟学了4年采矿,对煤炭行业很热爱。”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内某重点高校采矿专业2022届毕业生李健讲述了自己的求职心路。不久前,他刚刚入职中煤新集公司新集二矿。

李健同时坦言,这样的选择在采矿专业很少见。“不要说放弃读研了,就连到煤矿一线的同学也不算多,相比之下更愿意继续深造、考选调生或跨领域择业。矿区大多偏远,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有人较为抵触,有人较难适应。”

学采矿的学生不下井,并非偶发现象。据记者了解,在油气开发、城市燃气、火力发电等传统能源领域,生产一线、基层单位都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

▲在山西大同塔山煤矿,综采队员工通过智能化控制台操作设备 赵军/摄

企业渴求跨专业复合型人才

伴随传统能源行业加速转型,企业的人才需求不减反增,尤其对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增长态势。

“跟我一批入职的大约30多人,公司招聘要求比较严格,非煤炭专业院校学生很难进,对成绩也有门槛。”李健介绍,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大势所趋,矿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很大。“比如,要求煤炭开采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跨专业知识相结合。面对新装备和新技术,有一定基础的年轻人更容易上手。”

开滦集团人力资源部培训科长田福民证实,推进智能煤矿建设旨在减人提效,但不等于不要人。相反,煤矿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采掘专业能力,还要熟悉信息化等跨领域知识,比如能够对智能化设备现场施工、安装调试。目前,结构性缺人问题突出,尤其是一线员工的补充仍不乐观。”

类似的诉求同样存在于火电行业。“明显感觉到年轻人不愿来电厂,即便来了,相当一部分也不愿从事一线生产工作,还有些人入职一段时间会提出转岗去水电或新能源电站。”湖南某中型火电厂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电厂对人才的学历、专业能力及经验要求都很高,特别是在数控化方面迫切需要积累数字化、智能化经验,我们更希望招到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

“燃气行业人才缺口仍在扩大。”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燃气工程所教授秦朝葵联合中国城市燃气协会曾做过人才调研,对象涵盖24家天然气销售企业、4家专业设计公司及4家专业设备制造企业。结果显示,未来5年,行业年需求量在5000人。“目前,设置城市燃气工程专业的院校每年毕业人数合计在200-300人,人才严重匮乏,但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从985/211院校招人。”

毕业生更关注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企业需要兼有传统能源专业知识和数控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那么相关领域高校以及毕业生的择业和就业情况如何?

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为例,记者对比该校2019-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现,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为主的石油石化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占比分别为25.61%、33.68%和36.05%。其中,2021年对口就业的本科生占比为25.12%。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近3年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分别为48.57%、49.77%和53.12%,其中石油工程学院均排名前三位。

对口就业比例虽有提升,但仍不够理想。记者多方求证获悉,该情况今年并无明显好转。“先后面试了几家外企,最后选择了国内一家航空公司。”该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刘某表示,自己从投递简历开始就将重点放在名企的管理培训生上,“虽说学了这个专业,但觉得自己并不适合从事石油行业。”

所学为何难所用?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待遇、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等是学生求职时关注的重点,而来自传统能源行业的重重考验令人或心生犹豫,或望而却步。

李健坦言,入职1个多月来切身感受到煤矿井下工作艰苦,对年轻人而言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在校期间也曾下井实习,但了解并不深入,等走进生产一线才知道不容易。很多‘00后’生活优渥,下井首先得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

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小孙就读期间的研究方向为燃煤电站灵活低碳优化,目前在山东某大学从事热能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现在愿意去火电厂的学生很少,光是倒班就吓退不少学生。各方面的反馈显示,电厂已不是主要就业去向,制冷供热、燃料电池、储能等方向都能选。”

订单式、联培式院校人才更抢手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住建部等部门向教育部反映燃气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其中,学生所学知识结构是否合理、人才培养系统相对薄弱等问题都急需解决。

“当下,年轻人常常基于兴趣择业,如何吸引他们主动进入传统能源行业成为摆在校企面前的共同课题。”秦朝葵介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已联合部分大型燃气公司发起一项燃气人才“百人计划”,通过设置奖学金、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培养大学中低年级学生的专业认知,希望帮助他们及早介入专业一线。

上述湖南电厂人士认为,油气煤等行业既需要专业能力,也注重实操本领。“很多在校生没去过几次一线,更谈不上积累多少实践经验。如果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深入一线早做准备,不至于毕业时心理落差太大。”

分管学生工作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高世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该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达90%以上,其中约有60%的学生前往煤炭企业一线就业,相比同类院校是很大的突破。“学院历来重视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在平时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开发矿业、开采光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世杰也强调了产学互动的重要性:“学院专门打造了‘最美行走课堂’,将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融入历年的矿山实习实训全过程,以煤企发展需求为结合点,让学生在煤海深处培养扎根基层的责任担当。同时,探索了校企订单式、联合式、共建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制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编写教材,并在重点煤炭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研究与现场工程实践相结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践育人。”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近200家单位提供上万岗位 北京举办高校毕业生大型就业双选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6
你愿意从事父母的职业吗?超四成受访应届生表示要看情况
中国青年报 2024-04-19
破解“年轻人不愿进工厂”难题,关键在哪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破解“年轻人不愿进工厂”难题,关键在哪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4
北青快评 | 年轻人就业回流制造业能带来“双赢”之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2
千方百计护航毕业生求职路
人民日报 2023-07-17
2023高校毕业生1158万人 高校千方百计护航求职路
人民日报 2023-07-13
一场就业攻坚战:三年十万大学生留银川
中国青年报 2023-07-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