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是止庵在母亲故去三年后,追忆往昔的至情之作,也是他遍览中外典籍,直视生死的哲思之作。此次经精心修订,增补部分内容。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母亲的手泽与作者的追忆交替串联起母亲生前的一个个细节:端午节五芳斋肉粽的滋味,古稀之年初当模特的喜悦,病中阅读的几百本推理小说,以及ZUI后一个春节里的烟花……字里行间浸透了一位平凡母亲对生命的热爱,止庵对母亲无限的缅怀无声流淌。
母亲的离世,促使止庵在前人的生死议论间上下求索。中国虽在死生问题上曾多次受到外来观念的影响,如佛教轮回观、基督教天堂观,但在此之前的中国人固有的生死观,即儒家、道家、墨家——尤其是儒家的观念,并未完全泯灭。这一观念的根本,就是人只能活一次,故要珍惜今生的生活。《惜别》的所有回忆与探讨,也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之上的。讨论生与死这一和每个人休戚相关,但又永远难以解读的哲学问题:怎么看待死,其实就决定了怎么对待自己的生。
这是一部怀抱赤子之心写就的人生之书,情深切切,充满永恒的况味与慰藉。如一面镜子,照见我们心之所爱。看完这本书,或许能让人生的遗憾少一点,活得更好一些。
母亲小传
母亲,生于天津殷实的家庭,祖籍江苏无锡。少女时代曾随家人游历欧美,受过良好的教育。后定居北京。
年轻时,母亲积极参与革命,却在“改造”中吃尽了苦头。被派去扫大街时,她甚至不敢与上学路过的亲生孩子相认。其间一年,年轻的二儿子忽然离家出走,迄今再无下落,这又给了她极大的打击,从那天起,她每一日都盼望着二儿子回来,却只能对着照片,在日记中述说思念与悲伤。
母亲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步入晚年后,她依旧能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及事无巨细中寻求生之快乐的热情。七十多岁时,还作为时装模特登台。八十岁实现了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房子的朴素愿望,亲自设计装修、挑选家具,布置每一处的装饰。迁进新居,在阳台养花,在橱柜中摆上精致的装饰品,并一一记在日记中,说要“保持童心”,也爱坐在阳台上喝着咖啡、欣赏落日……她把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岁月,都过成了令人喜爱感动的样子。
母亲的日常生活很平凡,却也很讲究、认真,她爱读小说,尤其是推理小说,会写读书笔记。爱看电影,每天都要与儿子止庵一起看DVD、写下观后感。她在衣着打扮上有着自己的审美,年轻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聂鲁达曾称赞她,说她是别人为她写诗的人,年老后有一次穿碎花旗袍,戴绿珠链,被友人描述为“有品位有气场的老太太”。她常与远在美国的女儿写信,分享逸闻琐事。她也爱集邮、练字、看演出和展览,始终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本不会烧菜,却愿用心去做,后来也做得一手好菜,将心得、难忘的烧菜经历、感想,甚至与对幼年关于饮食的回忆,都写进了日记和信里,读之口角噙香。即使患癌,母亲也照样喜欢看烟花、逛超市,在病榻上听子女轮流读书给她听。决不马虎一处生活细节,努力过好每一天。
母亲去世后,止庵多次梦见她,有一夜梦到自己蜷缩在床上睡觉,母亲拍他的背说,干嘛这个姿势呢,他满眼是泪答,您不知道我心里有多苦啊。梦里的母亲既是哀悼对象,也是倾诉对象。母子情深切切,令人动容。
《惜别》中多次引用母亲的书信、文章与日记,处处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执着,文字简单,却余韵悠长。她既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女性,也是一位深有智慧的生活家。把每一天都过成自己喜爱的时光,热爱平凡生活里的火树银花,是她对不公命运最有力的回击。
来源:新经典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