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血糖是糖友的日常“工作”。刘女士在家检测空腹血糖时发现,连续数日的早晨空腹血糖高,而午餐、晚餐前都正常。于是,她就自己增加了晚上的降糖药剂量,还减少了饮食。没想到,当晚起夜时她就因头晕而摔倒,且浑身无力、心慌、出汗。家人赶紧将其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诊断为低血糖。后来,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并监测其24小时血糖等指标后,认为其清晨血糖高为“黎明现象”,并非降糖药剂量不够;低血糖是因不恰当地增加降糖药剂量所致。
与刘女士不同,蔡先生在检测血糖时发现,每天傍晚的血糖都会超标,而早、午餐前的血糖都正常。带着疑惑,他到医院就诊,并将自己平时记录的血糖检测结果呈给医生。经分析,医生认为这是“黄昏现象”,为蔡先生调整了药物剂量。
“静悄悄”的黎明现象
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控制良好,在无低血糖的情况下,于黎明时分(3—9时)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黎明现象是清晨高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引起日间血糖水平增高,血糖波动增加,导致整体血糖控制欠佳,从而增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糖尿病患者出现黎明现象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在监测血糖时发现。黎明时血糖上升幅度(早餐前最高血糖值—夜间最低血糖值)≥1.11毫摩/升,可诊断为黎明现象。
发生原因
黎明现象的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升糖激素(如生长激素、胰高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及胰岛素清除率增加有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生长激素释放增多是诱发黎明现象的首要因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间为0—2时,作用持续时间是4小时,刚好与早上血糖升高时间一致。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可使体内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儿茶酚胺及糖皮质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多,导致血糖升高。此外,可引起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因素,如血脂紊乱、脂肪肝等,也对黎明现象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
首先要改变生活方式,增加晚上的运动量,减少晚餐中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比例,增加蛋白质的比例。生活方式干预无效或效果不佳者,可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不同患者发生黎明现象的原因和程度不同,防治策略应“量身定制”,而不是简单地增加药量即可。
夜半“杀手”苏木杰现象
清晨血糖升高,除了黎明现象外,还可能是苏木杰(Somogyi)现象,又称苏木杰效应。与黎明现象不同,它是低血糖发作后出现的反应性高血糖,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使用过量,或体力活动过度等导致夜间低血糖后,机体通过自身保护作用,增加升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
危险的夜间低血糖
出现苏木杰现象时,糖尿病患者有夜间低血糖,但有的患者只是半夜出汗、心悸,症状比较轻微,不易察觉。而低血糖后出现的反应性清晨高血糖,易使患者误认为是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导致,若自行加药会产生更严重后果。
应对措施
经夜间和清晨血糖监测确诊为苏木杰现象者,应在医师指导下减少口服降糖药剂量或改用不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使用胰岛素者应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睡前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食物(酸奶或牛奶等)。
易被忽视的黄昏现象
黄昏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午餐后血糖控制良好,且无低血糖发作,在黄昏时(晚餐前后)出现的一种短暂的自发性高血糖。这同样会引起血糖波动及整体血糖控制不良。黄昏现象常被忽视,因为患者自测空腹血糖往往选择早餐前。据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黄昏现象的发生率约为27.3%。
发生原因
黄昏现象可能与升糖激素分泌的另一个高峰有关。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会随着血糖的升高而增加,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有效对抗升糖激素的作用。此外,黄昏现象的发生还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的昼夜节律、膳食、运动和餐前胰岛素剂量等因素有关。
应对措施
患者可将午餐分两次吃,避免一次用餐引起血糖过高;下午3时左右适当运动30~60分钟,辅助降低血糖;调整好午间睡眠。若有必要,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比如:服用降糖药者可在午餐后加服一片(0.5克)二甲双胍;使用胰岛素者可以根据黄昏现象出现的早晚,调整胰岛素用量。
专家提醒
糖尿病患者发现清晨或傍晚血糖升高时,不要自己盲目加药,应及时就医,在明确诊断后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