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城市定制性惠民医疗保障项目“盛京保”5月16日正式发布上线,天津首个政府指导监督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天津惠民保”也将于近期上线……2022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内称“惠民保”)的发展态势仍“如火如荼”。在低保费、低投保门槛的情况下,惠民保如何可持续性发展和运营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中国证券报5月20日)。
“不限年龄、不限职业、无需体检”“49元保一年,最高报销200万元”……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一种形式,加之政府支持,被称为“惠民保”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大众普遍欢迎,累计参保人数已近1亿人。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58家保险机构在27个省份参与了超过100个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项目总参保人数超过7000万。目前各地已经上线的“惠民保”均是保障期限为一年期的短期产品。一旦赔付风险持续上升,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费率、提高免赔额、限制赔付比例等方式降低风险,这为“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惠民保”指的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基本是“一城一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从近年落地的诸多“惠民保”项目来看,普遍实现了惠民目的,更赢得了政府支持,从而推动了这种商社深度结合的医保模式。但在政府主导模型下,保险公司参与度较低,定价主动权有待提升。尤其是目前部分承保公司业务经验、风控能力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可持续服务能力不强。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23个省份82个地区179个地市推出“惠民保”项目,累计超40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50亿元。目前“惠民保”的准入要求少,产品变化也少,一个城市有多款“惠民保”未必是坏事,但部分城市短期出现多款“惠民保”,其宣传口径、投保门槛、保障责任以及保费等都比较相似,容易给消费者带来困惑,同时,由于“惠民保”都是一城一策,投保者仅限在当地有医保的人群,多个项目同时存在必然明显分流投保人群,拉低参保率。
“惠民保”有利于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保障需求。而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的地域特征很强,应该坚持“一城一策”的原则,保障方案应体现地域特征,基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等有关数据,契合当地群众实际医疗保障需求。对此,监管部门应加强和商业主体的沟通,评估本地、附近地区和类似地区的“惠民保”运行情况,借助市场力量来调整产品供给,保持模式灵活性和开放性,监管上可继续关注消费者保护。
毋庸讳言,“惠民保”处于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以及中高端医疗险之间,价格便宜,要设计和运行好,需要多个部门主体的配合,而政府主导能推动实现各主体的联动。一方面,保险公司应遵循商业健康保险经营规律,实行市场化运作,按照持续经营和风险可控原则开展定制医疗保险相关业务;另一方面,银保监机构应注重对新业务、新模式的动态跟踪,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监管工作力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