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牵动人心。就在上海本土确诊病例数量逐渐降低之时,有关部门也在尽力推动企业有序复工。目前,距离上海发布企业复工复产指引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究竟在沪企业的复工复产情况如何、是否还遇到哪些难题?
就此,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向在沪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发布问卷调查,共收到82张有效问卷。其中,74%来自董监高的亲自反馈,数据真实有效,有一定的代表性。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大部分企业还没完全复工复产,人力不足、物流供应不及时、闭环管理要求严格、原材料/零部件短缺是企业恢复经营生产的主要难点。
不少受访者希望在满足疫情防控的条件下,上海政府各部门能协同配合,尽快允许管控区和防范区连续核酸阴性的员工复工复产。希望能尽早疏通跨省跨市物流运输,助力企业恢复正常的运转效率。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后续能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出台相关倾斜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和补贴。
呼吁精细化管控
从问卷统计结果来看,上海复工复产者寥寥,九成以上人员仍采取居家办公或在线办公的形式。问卷涉及的82家上市公司,过半在沪员工超过500人,而七成以上企业的员工到岗率还不到一半。不少受访者表示,公司目前正常开展工作的主要困难是人员不足。
“上海各行政区域之间互通受阻,员工跨区上班较难”,“办公楼封控,在沪员工处于封控中,无法跨区通勤上班”,“物流、销售、生产人员均无法到岗工作,员工分散上海各区,执行各区防控要求,要么无法进入公司复工,要么进入公司后需落实园区防控要求,无法或不能及时回到小区,无法满足公司大范围复工要求,只能就急需处理事务岗位请个别员工进入公司完成工作”,不少受访者反映称,员工跨区上班难是导致公司员工到岗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有受访者直言,人手不足直接导致部分工作停滞:“部分必须在公司现场办公的岗位,工作几乎停滞。特别是硬件开发、产品测试,必须依赖公司各种仪器设备,无法远程办公。另外,需要到客户现场实施的工作也完全停滞,因为人员出不了上海。”
“研发是集中工作,人不齐就会拖延进度,而海外竞争者在不断推进,我们研发工作会落后。且上半年是客户选型的重要时点,下半年通常是制造时期,错过了选型期间的技术支持,相当于就错过了下半年的业绩,以及未来的产品导入。”一位集成电路企业负责人表示,疫情对公司的影响无法预估,目前已经严重影响客户对其未来的预期,海外客户甚至考虑供应链转移,公司需要花更大的力气抢回客户,且不得不考虑冻结招聘计划。
“我们的实验室数量多且分散,单个实验室无法腾出足够的空间满足所有返岗员工就地住宿。”一家医药生物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建议,有员工宿舍的企业可以安排接驳车进行“两点一线”管理,没有宿舍的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凭相关证明返回社区居住。他还表示,根据闭环管理要求,需要复工人员一天两测,目前核酸检测的能力和可及性存在不确定性。
“企业在保障生产经营的同时,必须兼顾防疫工作,还要做好后勤服务。由于当前运力不足,获取食品和防疫用品补给都存在很大困难,这对企业来说,无论是人力、物力都是巨大的挑战,企业责任重大。”一位环保企业高管表示,企业闭环管理责任重、难度大,希望政府加强核酸检测能力的配套建设,以适应复工复产过程中企业员工高频次开展核酸检测的需求,同时对企业疫情防控的具体规范要求通过视频方式加强宣导。
希望物流早日通畅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公司的原材料、零部件无法正常供应且无法提前预定,这导致了公司的产品无法正常交付。
“公司全资子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受疫情影响,部分原材料采购(主要为塑料粒子,主要是向上海或宁波厂商采购)的物流运输受限制,导致所生产的包装材料的制造和交货有所影响。此外,因上半年原材料本身一直在涨价,加上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也在提高,导致产品的成本有较大提高。”有企业负责人表示,原材料采购受限,导致其产品生产和制造进程受到影响。
而物流受阻,是本次问卷调查中受访者普遍反映的问题。问卷结果显示,97%的受访者反映物流不够畅通,具体包括原料进不去上海、公司的商品也运不出去或交付地区不肯接收等,甚至有受访者表示连合同、发票等文件类快递都无法顺利寄送。
多位受访者表示,具体的物流“堵点”在上海周边省市如浙江、安徽、江苏等地,例如杭州、无锡、苏州、常州等地的物资及运输人员进出上海不便。
“主要是进口原材料,这个影响太大了,本来电子料就紧缺,现在物流一中断,更严重了”,一位电子设备企业负责人表示,江浙沪等地区的上游原材料无法进入上海,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经营。
有受访者表示,上海周边城市的物品无法配送至上海,上海的东西也无法顺利送出;即便可以通过,费用也大幅上升。另有受访者反映称,进出上海的通行证办理困难,同时运输人员的红码问题也无法得到解决,“上海运输人员到南京,苏康码为红色,就不能进入江苏省”。
“试剂耗材等上游原材料供应受到供应商停工及物流不通畅的影响,尤其是实验用猴因上海疫情无法办理相关资质、航空和陆地运输因疫情受阻不能及时到达公司,给公司生产研发带来一定的影响,公司正在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期望政府能够协调上下游产业链尽快复工复产,疏通跨省交通和物流。”其中一位受访者写道。
上海市内的物流也并不通畅。“浦西比浦东困难,运费更高。”有受访者表示,上海市内多个地区或街道物流出现堵点,例如嘉定、临港、浦东机场或海关仓库到金桥路段、江场路、外环至真陈路等路段物流不畅通。
“上海市中心很多单向路段,无法在企业指定的门口卸货。”有受访者直言,上海市内的交通管控影响了公司的正常活动。另有受访者表示,医院封控关闭,不但影响患者就医,还导致其物流不畅、影响产品销售。
不少受访者向记者反映,希望物流能早日畅通。“希望上海市外和跨省市间的货物运输早日通畅,不要层层封闭,货畅其流才能维持经济发展。”一位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目前复工成本较高,公司进入区里的复工名单,但是因为成本并没有实际复工。”
期待社会全面复工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上海疫情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了影响。其中,68%受访者表示疫情给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超过三成。38%受访者认为无法预估此次疫情对公司造成的损失,21%认为损失超过3000万元。
从调查结果来看,上海企业复工复产的进程还有待加快。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上海发布复工复产指引(4月16日)以来,公司生产经营恢复不到正常的一半。这可能是跟大部分企业还不在复工复产白名单内有关,因为参与问卷的企业中,白名单占比还不到三成。
而白名单企业中,超过一半认为白名单对企业复工复产的作用比较大,但也有企业表示作用有限。
“我们目前已列入首批复工复产名单,但人员离开居住地还是有较多困难,原材料的采购运输、进出品产品商检报关、产品的向外省市运输、市内人员及物资转运用的车辆通行证等方面也面临一定的困难。”一家医药生物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公司上下游大多是上海本地工业企业及院校,上下游停产,公司复工复产作用不大”,一位环保服务公司高管认为,虽然公司在白名单内,但纳入白名单对公司复工复产的推动作用很小,原因是供应商没在白名单内,上下游也没复工。
产业链协同复产才能真正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一位电力设备公司高管表示,复工复产应该是全社会层面的,“只有全面复工复产才是有效的复工复产,单单几家公司是无法拉通整个供应链的。”另外,他建议,严禁各区、街道、居委会层层加码,“要让非住宿在公司附近的员工可以正常上下班。”
“目前客户没有复工,对我司合同签定、销售服务等造成影响,无法进行商务活动及收款。”一位集成电路公司高管表示,公司的业务特点(芯片设计)支持员工远程办公,目前生产经营也恢复至正常状态的八成以上,主要供应商在白名单内,但因为客户没有复工而导致业务受阻。因此,他希望全面推广电子印章和电子发票,加快疫情期间的电子合同流程。
“希望尽快解封,公司所在园区不是居民区,人员没有那么密集,希望能尽快恢复秩序,有些客户样件来,物流车都送不进园区大门。”一位企业负责人建议,居民区可以分批根据情况解封,也希望工厂可以尽快解封,至少物流保持进出通畅,“还有就是此次疫情对企业影响巨大,远超2020年,希望免除社保的力度也能大于2020年。”(陈丽湘)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