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志愿者郭晓美:将羽绒服披在运动员身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3-26 09:21

郭晓美是燕山大学里仁学院201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仪式庆典领域的志愿者。冬残奥会期间,郭晓美在寒风中将自己的羽绒服脱下为国外运动员御寒的事迹在志愿者当中广为流传,更受到了多方赞誉,这样的品质难能可贵。

图片1_副本.png

事情发生在3月8日,在北京冬残奥会冬季两项女子中距离站姿比赛中,三名来自乌克兰的运动员包揽了前三名。按照惯例,场馆将为获胜运动员举行颁奖仪式,三位运动员在休息室更换着装后,场馆仪式便会宣告开始。就在此时,郭晓美发现,获得亚军的运动员亚历山德拉•科诺诺娃并没有更衣,原来,她把衣服放在了距离较远的打蜡房,无法及时过去更换。在三月初乍暖还寒的嗖嗖冷风中,只穿了一件紧身衣比赛服的科诺诺娃在等待颁奖的过程中已经冻得瑟瑟发抖。这算是一个小小的意外,而郭晓美则是毫不犹豫果断处置,她把自己的志愿者羽绒服外套脱下来,披在了科诺诺娃的身上。后者先是露出了有些惊讶的神色,但很快这种吃惊就变成了感激的眼神,她对着郭晓美连声道谢。直到登台领奖,将外套归还,科诺诺娃依然对郭晓美说着“Thank you!”

能为残奥运动员提供帮助,郭晓美内心感到非常自豪。事情虽然不大,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在崇礼寒冷的室外,能够做到不顾自己的身体,却毅然把温暖送给别人,其实也不是很容易能够做到的事情。郭晓美的做法不仅赢得了国外运动员的赞赏,也为志愿者树立了榜样,展现出了中国年轻人的高素质和舍已为人的美德。在看似平淡的志愿服务当中,郭晓美却做出了不平淡不平凡的选择。

图片2_副本.png

此次参与冬奥会的志愿活动,郭晓美的志愿服务工作是在仪式庆典领域,她作为经理翻译,要去参与和代表仪式庆典领域,与其他领域进行沟通协商,以确保颁奖整个流程的顺利进行。仪式庆典领域在整个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认为整个颁奖仪式地顺利进行,一方面是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大国形象,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获奖运动员无数日夜训练成果的肯定。所以郭晓美对于领域内的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都要明确掌握,无论是物资情况还是颁奖流线、流程等问题,她都会铭记于心。IBU、IOC、OBS、SPP等这些领域的英文简称对于一开始接触这些的郭晓美来说极其陌生,但接触一次后郭晓美便能准确分清。

由于要经常用英文与外国友人进行交流,她想要确保沟通的礼貌和准确性,就必须要付出额外的努力。白天工作没有时间复习英语,晚上回到驻地后,郭晓美就与其他的志愿者伙伴进行沟通学习。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阶段的各项比赛开始后,她就来到雪场,用手台与其他领域沟通,比赛结束后,由IBU(冬奥会)和WPNS(冬残奥会)负责人告知她获奖运动员,她再将运动员带到领先者休息室,运动员在休息换完衣服后,再由她将运动员带到仪式准备区。仪式全部准备好后,郭晓美要通过手台报告SPP:“仪式准备完毕,可以开始”。在颁奖结束后,郭晓美还要负责将来自张家口颁奖广场的信封交给运动员。就这样日复一日,郭晓美从1月24日进入闭环,将近50天,她服务了冬奥会的11场纪念物颁发仪式、冬残奥会的36场宣告仪式和2场全要素颁奖。    

图片3_副本.png

郭晓美为何能保证长时间参与志愿服务不出差错,还能做出宁愿自己挨冻也要让运动员温暖的事迹,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在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之前,她就参与了很多志愿者服务,去小学支教,自行组织志愿者开展河南、山西等地暴雨受灾人员的情况收集、参与安抚工作等等。郭晓美在志愿服务的道路上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从一点一滴做起。 她在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军人梦”一直都在郭晓美心中,虽然没有梦想成真,但是她认为参军梦可以转换成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多多参与志愿服务。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服务期间,只要别人有需要,只要她可以,她都会不留余力的帮助他人。可以说,参与志愿服务,无私奉献他人的想法早已植入郭晓美的内心。

郭晓美说,“残疾人运动都是挑战自我的英雄,无论哪个国家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我都会发自内心地替他们开心。当发现他们需要援助之手时,我想任何一名志愿者都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为他们服务我感到特别光荣,就像我和他们一起创造了历史一样。这段经历太珍贵了,当我今后遇到困难、陷入迷茫时,这段经历都会带给我力量,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艾林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