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文物“出差”,亮相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展
封面新闻 2022-03-17 08:46

绿松石,凭着天蓝水碧之色和莹莹润泽之光,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自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绿松石文化绵延9000年,生生不息,承载着先民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灿烂中华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支。

3月15日,全国首个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览“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本次展览集合全国14个省市及地区38家文博单位的165件(套)绿松石文物精品,共同呈现我国悠久灿烂的绿松石文化。本次展览计划展出至5月21日。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金沙遗址的绿松石珠、嵌玉片漆木器等6件/套文物“出差”湖北武汉,为观众呈现古蜀金沙先民跨越时空的美与创造力。

fcapp_8dd884db-5d70-48e6-9a5a-aa1e3a9c6b9c_1647425759596.jpg

“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展览现场

38家文博单位参展

贾湖遗址、二里头遗址、金沙遗址、殷墟遗址、晋侯墓地、马家塬墓地、曾侯乙墓、满城汉墓、吐尔基山辽墓、梁庄王墓……来自这些遗址的165件(套)绿松石文物精品,见证我国自新石器时代以来,历经9000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

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原大地的贾湖先民成为全世界制作使用绿松石的先驱,时至夏商,绿松石成为礼仪用器,被视为王权的象征。

两周之时,达官显贵将绿松石视为装点富丽的珍宝;秦汉一统,绿松石装饰工艺日臻精湛,绿松石文化也呈现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特点。魏晋隋唐以降,绿松石以天蓝水碧之色,跻身诸多名贵玉宝之间,倍受宫廷推崇。草原民族和雪域吐蕃也甚为青睐,既用于装饰自身,也以其寄托信仰。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绿松石文化汇聚起交流与融合的大潮,奔赴多元一体的华夏文明之海。

fcapp_bdc73846-af04-4b13-a923-08480f5f6453_1647425759594.jpg

金沙遗址博物馆出展展品

嵌玉漆木器首次外展

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绿松石制品,多与精美的金器、玉器、铜器等一起埋藏,说明它们很有可能也是当时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器物。

出土于金沙遗址祭祀区的嵌玉片漆木器,表面雕刻兽面纹饰,然后用几十片白色薄玉片和绿松石片镶嵌图案,最后以红漆勾勒轮廓。这件文物整体红绿相间,色彩丰富,层次分明,是古蜀时期镶嵌工艺的代表。

fcapp_adaa1804-88df-4316-a1cd-0882bd45108c_1647425759594.jpg

嵌玉片漆木器

相较其他材质的文物,漆木器对保存环境要求更高,文保人员采用保护象牙的方法——有机硅封存的方法,对它进行保存。此次“色如天相 器传千秋——中国古代绿松石文化展”,也是这件文物首次外出展览。此前,它曾在金沙遗址博物馆“玉汇金沙——夏商时期玉文化特展”和“考古成都——新世纪成都地区考古成果展”等2次临时展览中短暂露面。

此外,在金沙遗址发现了较多的绿松石珠,一般体量较小,两面穿孔,打磨精细。它们几乎都散落分布于金、铜、玉、石器中,没有完整的组合形式。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绿松石珠、管可能原来是作为串饰使用。

文/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实习生 朱翼帆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189件(套)精品楚汉文物亮相江西南昌
中国新闻网 2024-12-26
“南海I号”文物亮相香港 展示大湾区在海上丝绸之路角色
中国新闻网 2024-08-16
上海奉贤博物馆“中国古代科技文物精华展”开幕 观众可亲手触摸商代文物
解放日报 2024-06-20
“海昏侯”文物上新 刘贺墓主棺出土玉璧首次展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09
海昏侯墓漆器修复有新进展 将展出90余件(套)文物
中国新闻网 2024-05-16
沈阳故宫用70余件(套)院藏文物展现中国古代装具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23-09-27
观展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研究成果展在山东博物馆举办
新华社 2023-07-12
文物“出差”,有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羊城晚报 2022-12-02
最新评论